前苏联,在八月政变中戈尔巴乔夫所在别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3 16:14:52
保守党的人为什么只切断了别墅 总统办公室的电话线,而其他可用的没切,这是为什么呢

遇,是古人在官场中所谓的得志.相反地,不遇也就是不能得志.对现代人来说,能够获得想要的,也就是得「志」,如何才能得志,那就要看个人如何选择了.有人说:「心随境转」,这是感官上的刺激,人们很容易在看到良辰美景时,心情愉悦,但也有人因为被俗事羁绊而心情郁闷,即使看到美景,也会长吁短叹.可见,心情的转变,会影响一个人对景物的想法,心与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遇不专指事业上的得志,有人遇於爱情,如杜丽娘与柳梦梅;有人遇於家庭,如沈复与芸娘;有人遇於自然,如诗人陶渊明,他不慕荣利,在田园中自得其乐,悠然度日;还有些人遇於千秋,如画家梵谷,生前潦倒,死后却获得世人的赏识.著名的史记作者司马迁,在被宫刑之后,也曾一度颓废丧志,整日抱怨自己的命运怎会如此 但是他想到在人的生命旅程中,必然会碰到挫折的,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开拓心胸,将悲愤的心情诉诸笔墨,写下了中国文学,史学的大作〡史记,这是升华心念去改变境遇.
有些人在官场的舞台上,扮演著得志的人;而有些人却永远扮演著不得志的人,有时想想,是「导演」不公平呢 还是不得志的演员没有得到好的剧本 在历史上,有些怀才不遇的人会写文章彼此安慰,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也有人会写文章来自我慰藉,如韩愈被贬到潮州时所作的祭鳄鱼文,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所作的永州八记,白居易被贬到江州所作的琵琶行.他们有才能,但都不被当世所用.在政治的舞台,他们是不遇,也许正如李白所说的:「自古圣贤皆寂寞,天生我才必有用」,在冷寂的环境中,他们化解官场上的失意,将那腔热血化成篇篇佳作,让生命在文学作品上绽放光芒,因而获得永垂不朽的赞誉.在境遇不顺时,还能放开胸怀,写出这等绝妙好辞的,试问有几人能够
反观也有很多人因为处於逆境,无法转化心情,不得志而死,如邓弼,感叹自己空有才华不被重用,所以出家当道士去了!想想看,孔子周游列国,不能被当世所用,依然利用自己的学识从事教育工作,邓弼满腹经纶,当个老师也不错,至少可以造福人群,但他却选择了悲剧形式的收场,这是被遭遇影响了心境.
古代的君子圣贤,不一定每个都是得志的,遇到不得志时,有些人依然保持著冰清玉洁,所谓贤人不出山的太多了,他们懂得修道,守己,更懂得「人有求用之祸,事有求全之毁,树有求才之殃」的道理,於是他们顺著天道而行,就像张九龄说的:「草木有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