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渐觉笔头迂,写画如同写篆书 元王蒙语 请问出自哪一本文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1:17:49
或者画论

老来渐觉笔头迂,写画如同写篆书,黄鹤一声山馆静,道人正是午参余。

  王蒙从夏衍曾住过的那座小院,乔迁九层楼上。八十七岁高龄的书画家黄苗子先生,欣然撰联相赠:

  白鸥海客浑无我,
  黄鹤山樵别有人。

  工整洒脱,堪称佳对。而品味再三,觉得“黄鹤山樵”有些眼熟,忙翻开中国画史,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元代著名画家王蒙的号,“别有人”自然是指元代王蒙了。

  元代王蒙,字叔明,号香光居士,又号黄鹤山樵,浙江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末做过“理问”、“长史”一类的小官,战乱中弃官隐于余杭临平黄鹤山,因以为号。明洪武初年,出任泰安知州,《泰安县志》记载:“清廉有守,吏习而民安之。公余与士大夫饮酒赋诗,临池染瀚,一时盛事。”看来官声不错。可惜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其统治地位,严刑峻法,屡兴大狱,当时左丞相胡惟庸勾结日本与蒙元残余势力企图谋反,被严厉镇压,株连达三万余人。而王蒙曾至胡家观赏藏画,竟也被牵连下狱,于洪武十八年(1385)瘐死狱中,时年八十四岁。王蒙为赵孟 頫外孙。赵是宋太祖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开启了元代山水画风。王蒙之画既有家学渊源又广师前人。董其昌说:“王叔明画,从赵文敏风韵中来,……泛滥唐宋诸名家,而以董源、王维为宗,故其纵逸多姿,往往出文敏规格之外。”元代山水画家中,王蒙是唯一以画风繁密取胜者,其繁密主要表现于构图上,往往回环重叠,结构复杂,重山复岭,萦回曲折。他创造性地运用笔墨技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笔墨效果。“老来渐觉笔头迂,写画如同写篆书。”他强调书法入画,注重发挥篆书中锋用笔的特点。当世人曾有诗赞曰:“叔明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不为过。故此,他与吴仲圭、黄公望、倪瓒,并称元代四大家,代表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达到了中国山水画的创造性转变。明代以后,虽然流派繁多,毕竟创造性不足,渐成平缓绵延之势了。

  今天的王蒙,河北南皮人。南皮,张之洞故乡。当然,他生于北京,出生后回过南皮。三岁时“七七”事变爆发,全家坐着马车又逃难至京城,多年后回忆童年,还记忆犹新地说是:“苦难的童年。”他十四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十五岁北平解放就是一名干部了。现在他是不止一所大学的兼职教授,而真正的学历只念到高中一年级,后来又写小说又写散文又写诗歌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