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这个字叫什么来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4:27:27

藁 藁
gǎo〈名〉
藁城 :gǎochéng地名,在河北省,县级市。
(1)
同“稾(稿)”。禾秆 [stalk]
儿馁嗔郎罢,妻寒望稾砧。――宋·唐庚《自笑》
(2)
又如:藁砧(稻草与砧板,古代行刑时的用具);藁人(用草扎成的人形);藁秸(稻、麦等的秆子)
(3)
同“稾(稿)”。稿子,草稿 [draft]。如:藁草(草稿)

gǎo
〈形〉
同“稾(槁)”。干枯 [dried up]。如:藁草(干草)
藁本
gǎoběn
[Chinese ligusticum]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ticum sinense),有中空而直立的茎,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白色,根状茎呈不规则块状。根和根状茎入中药,有散风寒、止痛等作用
揭车衡兰,稾本射干。――宋·司马相如《子虚赋》、《集解》引郭璞注:“稾本,稾茇;射干,十月生,皆香草。

gǎo ㄍㄠˇ
〔~木〕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根可入药。亦称“西芎”、“抚芎”。
郑码:ESLF,U:85C1,GBK:DEBB
笔画数:17,部首:艹,笔顺编号:12241251252511234
南宋的一个“藁”字
南宋末期的文天祥,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也是一个豪杰式的知识分子。《宋史》记载,文天祥“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顾盼烨然。”“皙”就是肤色白嫩,“顾盼烨然”,指的是眼睛,回眸一看,光彩有神。
这样的美男子,在那一个时代,说不上“妻妾成群”,也称得上是美女绕身了。确实,《宋史》也是这么写的:文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平生自奉甚厚”,说的是文天祥很懂得生活,“声伎满前”说的就是能歌善舞的美女。但这一切,从文天祥的一生来看,是一种愤世嫉俗,是在不得志下的自娱。一旦国家有难,四岁的恭帝诏告“天下勤王”,文天祥马上驱散了声伎,变卖了家财,招兵买马,与“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连汉族带苗族共一万多人马,来到了杭州,最终成就了一段“取留丹心照汗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