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求福与求解脱的不同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2:40:31
学习了《地主王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要我们大家注重功德的培育。功德只能在学习和实践佛法的过程中才能具有,因为只有以道引行才能成就自己的功德,也就是自利利他。如果人没有求解脱的心,没有用自性的道理指导自己的善心行,那他所做的一切善行也只能在为自己求的福报。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利他的——功德,一个是自私为己的——不能长久的福德。这样理解对吗?

以下仅供参考。
1、我们要意识到,我们追求解脱的心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的。道德是其指导原则,是恒定而持久的修持内容。如果不追求解脱,而仅仅是为了福报,那么我们知道,福报是不永恒的、短暂的,早晚会失去,其原因就是因为追求福报的行为没有以道德为恒定的指导思想。所以,我们要想真正寻求解脱的话,必须痛下决心,真正改变自己的烦恼习气,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实质却不改变。
2、真正的能力叫做“大德”。一定要真正领悟道德的实质是佛性的体与用的表现。所以,要严格要求自己按照道德去做。并要领悟到,烦恼的实质往往是因为自己缺乏道德造成的。因此,一定要努力研究克服恶习、增加善行的方法并积极付诸实践。
3、要立足于现实,不要幻想虚无缥缈的事情。要树立社会责任感,这才是真正立足于现实。德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社会得以稳定的基础,也是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正常交往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一定要重德,要将重德表现在身口意的各个方面。
要接受教训,不要等待。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社会道德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使社会久治不愈的顽症逐渐得到治愈和康复。通过道德的提升,带动我们能力的提高,为社会做出更多的奉献。
2007年9月9日发布于雅虎博客
http://i.cn.yahoo.com/blog-YCxQqPA2Y6Jl2DVsh4P8u48n9bBChHE-?cq=1&p=711

不是功德,其实我们修行的潜意识都是为了能够,把生活过得好,是为了物质享受,而佛法是为了证得佛果,为了不让我们的自性受制于六尘,而得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