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政治作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6:48:31
2002年6月,北京市某中学学生张某(男,13岁)、宋某(男,14岁),二人均因父母异后缺少家庭管教经常逃学。他们经常去网吧,上网玩游戏。两周前在“蓝极速”网吧与服务员发生纠纷,于是起意报复,遂购买汽油纵火,造成25人死亡及巨大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其中,宋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张某因不满14周岁,被公安局收容教养。
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该案例反应了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未成年人犯罪率的提升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应该对包括放火等8种犯罪行为负责。未成年人犯罪率的提升,有其根源问题,这其中包括家庭及社会因素。

近些年来,未年成人犯罪率逐渐上升,未年成人犯罪率逐渐上升的根源因素来自于家庭和社会,其中既有家长对子女的不负责,也有社会对未成年的不负责。为此,家长应该对未成年人多多加以管教,平时应该对子女做一些心理辅导,多与子女沟通,培养子女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严格控制子女上网的时间;社会也应该更加关注未年成人的身心发展,应该建立未年成年人心理辅导机构,遇有问题,及时与其沟通,必要时需要对未成年进行法治教育,使其认识到犯罪的后果及严重性,设立未成年人心理教育专项基金。

应该看到,未成年人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凸显其严峻性,为此,应该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对未成年人加以引导,使其健康发展,为未来建设祖国而努力。

本人原创,特此声明。

未成年保护法 里找

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以宪治国!必须做到有法可依!必须崇尚法律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权威性!做到有法必依!公安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做到执法必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必究!
2.加强普法工作!加强宣传力度!
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十一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这是法律的说法 道德上来讲 也有子不教 父之过 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