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如何产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2:13:08

报复的产生:当人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对使其产生不良感觉的人会本能的产生仇恨和恐惧,加重了不公平带来的不良感觉,负感觉使人不舒服,想摆脱,此时产生两种想法:忍耐、报复。忍耐阈值与两方的实力相关,超出阈值,产生报复攻击,使对方产生包括悔恨、仇恨、恐惧等不良感觉,这样做目的有两个:1、自身仇恨减少 2、使对方恐惧加大,不敢轻易再次攻击。 报复的过程属于弗洛伊德意识层次中的潜意识

报复心理是在社会交往中欲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不满的一种情绪。在中小学生中 ,这种情绪潜藏着极大的危险性。
报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与家庭的抚养方式的有关。有的父母对子女过于严厉和粗暴 ,孩子就会在心里积压下报复情绪 ,即使成年后 ,只要稍稍受到不公正待遇 ,就会产生不可遏制的愤恨并实施报复。
第二与学生的压力太大有关。如今的学生压力非常大 ,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即便没人动他 ,他也随时会爆发 ,如果有人恰好惹了他一下 ,他当然是一触即发 ,马上报复。
第三与我们的管理方式有关。目前 ,我们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 ,使学生的注意力过于集中在某些细小的事情上 ,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斤斤计较的人 ,谁要是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他必然记仇 ,并想方设法地报复。
第四与学生的个性有关。有些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当有人与自己的行为相冲突时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对方有意跟自己过不去 ,于是立即想出报复的方法。在报复的同时 ,他照样认为自己这样做非常正确 ,对方是“罪有应得”。第五与影视、文化有关。学生的许多报复行为是从社会环境中习得的 ,其中电影、电视对孩子的影响之大常出乎人们的估计 ,与之相似的报刊也很泛滥 ,使学生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