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笔不为公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8:20:42
请朋友们为我解释一下 刀笔不为公卿 的意思。。。。心及出处。。

刀和笔皆为书写工具,刀用以削治简牍,笔用以书写,文吏必随身携带。

书吏是古代政府里从事文书抄写的办事员,古代官府的文件都是用竹木简,当办事员们抄写文件有了错误,就用小刀削去一层竹木简的表皮,重新抄写。毛笔和小刀是他们的必备工具,所以被称为「刀笔吏」。刀笔书吏出身的官员长期在严格的公文世界里活动,难免办事死板,缺乏想像力,因此在官场上往往要被其他出身的官员嘲笑。「任子」出身的汲黯,就曾在朝廷上当面斥责书吏出身的廷尉张汤:「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为公卿。」【《史记·汲郑列传》】。 到了科举选官制度形成后,书吏在官场上的地位更是下滑,逐步升迁为高官的希望已经很渺茫。明清两朝还明确规定制度,书吏出身要选官的,最高只能选辅佐性质的「佐贰官」,不得担任主官。这样一来,「刀笔吏不可为公卿」成为现实。(官场杂谈系列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