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与爱情心理学的一个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1:32:04
在看爱情心理学的时候看到这样一段话:“青年恋爱观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发生发展的过程,青年择偶的根本态度和对爱情的情感体验是以性心理的发展为前提,是和性心理的发展过程相适应的。伴随着性心理的发生发展及积累,人逐渐形成有关性问题的某些观点,这些观点趋于系统化,就形成了某种恋爱观 。”这段话大致意思是人的恋爱观取决于性心理的形态,而根据我个人的生活经验,恋爱观的形成似乎与生活阅历才有密切关系(比如在学校里,生活阅历少,恋爱观比较单纯,进入社会以后,开始品尝到人生冷暖,恋爱观也变得务实)性心理的作用好象不明显。请大家指教。 特别说明: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心理学问题,希望大家抓住重点,另外,问题理论性比较强,大家的回答多少也要有点理论性的东西,要有深入的思考,不具备这两点的答案恕不采纳,还请见谅。

有性才有爱,性福擦能幸福.

恋爱说的俗一点就是生殖冲动,加入一个男的把鸡鸡给淹了他还会想谈恋爱嘛?

你问的问题其实很明确了,自己问的答问题自己把答案也写进去了,其实你自己静下心晚上喝一杯茶,坐在院子里你肯定会有满意的答案

首先,应该正确的理解“性心理”这个概念,在“性心理”中更为重要的是性别角色的形成以及对自己的性别认同----也就是将某个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对男性女性的要求和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比如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要求女性要善良、温柔,要求男性要勇敢、果断,并认为具有这些品质的女性和男性才是好女人或是好男人,男孩女孩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下会将这样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标准,因为社会出于某种目的要求他们也成为这样的好女人和好男人。随着生心状态的不断成熟和对社会要求的不断熟悉,男性更容易对善良温柔的女性发生爱情,而同样女性则更喜欢勇敢果断的男性。
简单的说就是,社会培养善良的女性和勇敢的男性,并通过性别角色的形成以及性别认同等性心理方面的发展,让男性喜欢善良的女性,让女性喜欢勇敢的男性,并让他们在这样的异性身上获得爱情的体验。
所以,你引用的话中的“性心理”这个概念早就包含了浓重的社会文化成分,当然作为性欲本能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作为社会中的人来说,它只能是第二位的原因。

冲动是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