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把君主和人民比作舟和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0:13:08
唐太宗把君主和人民比作舟和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国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
1,唐太宗正确认识了君民关系,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2,唐太宗处理君民关系的措施给我国政府什么启示?
3,以史为鉴,你认为唐朝的强盛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简而言之:
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革除弊政,戒奢从简;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对我们今天的启示:舟离不开水,以民为本,以百姓之民生为先;广开言路,倾听民声。

1.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规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影响国家政策的那一部分)旨意需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效发布,保证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并纠正。杜绝了不良政策对国家及人民的违害与影响;
认识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杀的法政政策,规定死刑需三复奏(外地五复奏)复审批准后方可行刑,这就不难认人们想起贞观四年(630年)全国判死刑才29人、贞观六年(632年)全国死刑犯290人,太宗审查时令全部290人回家团年、待来年秋收后回来复刑,结果290人均准时到来、无一人逃亡。
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四海之内只要知道中国的均努力内附,以唐为荣,乐不思蜀,他们不但同唐人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还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思摩、执思失力、契芯何力、黑齿常之、乃至后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为唐朝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辉,现在的唐人、唐人街也正时那时繁荣富强、威甲四海、文礼之邦的生动写照;
.完善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活动、普及官吏选聘、当时的国子学、太学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学校,如此才不难想起当时的教化呢,同时当时的科举也规范化、考选公平,以进士科最为杰出,如此才有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育及科举为政治上提供优秀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诗及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工书法、富文词,太宗皇帝个人修养及天赋极高,在书法同文词上也颇有名气,在他大力宏扬和鼓励支持下,才有唐代书法、文学、艺术之盛;
倡导廉政、节俭、朴素、重视农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设方面是相当成功的,他并没有像朱元璋一样严惩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中央领导班子、重视地方长官选举,当时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贫困,温彦博、戴胄、于志宁、魏征、张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风气的宣传和行政监督,及时预防了官员犯错,因此当时的官员相当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太宗皇帝也比较注意节俭,不滥用民力、注意与民休息

除了把“家”比作“港湾”和“船”,还能比作什么呢? 曹操为何把郭嘉比作萧何和陈平,而不是比作张良? 朱自清把春风比作();把春雨比作()、()和();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和()。 请把男人和女人分别比作一种动物?谢谢 为什么人们把台湾比作“海上粮仓”、“东方糖库”、“樟脑王国”和“水果之乡”? 在比喻中,把甲比喻为乙,是用比作还是比成,如何区分比作和比成的本体喻体 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它的“车间”和“机器”各是什么?动力、原料和产品又是什么? campare yourself to other people把自己和别人比较 ,compare....to....不是把....比作....吗? 东吴的君主和西蜀的君主分别是谁? 把春比作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