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9:55:05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是曹植的哪首诗啊?请附注整首诗及解释,谢谢诸位!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是曹植的

  赠白马王彪

  其五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
  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其六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
  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品评】
  这首诗作于黄初四年 (223),最早见于《魏氏春秋》。当时诗人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一起进京朝见曹丕。任城王在京城里不明不白地死了。曹植和曹彪在返藩的路上又受到监国使者的限制,不许同住同宿,被迫分道而行。曹植在极度的悲愤中写了这首诗送给曹彪。全诗共分七章。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沉郁的笔调抒写了自己与任城王曹彰的死别之悲,与白马王曹彪的生离之痛,在这巨大的悲痛中又渗透着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幻灭之感,哭弟伤己,悲情四溢。而这四溢的悲情正造成了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人在这首诗中采用了叙事、写景、抒情互相穿插、互相生发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心灵深处的悲痛。如第一章以叙事为主,交代朝京师后起程返封地的情景,语调缓和,然而读者不难从中咀嚼到一种深沉的哀痛。再如第四章以写景为主,那凄凉的旅途景色成功地渲染出一种孤寂、穷愁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至于第三、五、六、七章以抒写情感为主,或愤而斥责,或黯然自伤,或强作宽解,笔致委曲,写出了悲情的深沉、悲情的锦远。
  这首诗的感情旋律,时而激扬,时而低沉,辗转相承。先是告别京师的眷顾之情,接着是小人挑拨离间、兄弟被迫分离的激愤之情,秋景萧条引发的伤感之情,与兄弟生死离别的悲痛之情,最后是前途渺茫、无可奈何的宽慰之情。感情的表达,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或比兴寄托,都是“悲”、“愤”两字的不同表现。富于变化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从章法上看,它采用了民歌常用的连章法,除首章之外,其余六章首尾相衔,使全诗气韵流贯,节奏跌宕。诗中多用问答句,问答句又多用在每章之首,承上启下,即使全篇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