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4:何为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8:29:50

1、度化众生,里面的度,理解为帮助,而且是无私的,不追求回报的帮助,对象喜欢,我们应该帮助的时候会帮助他,对象对我们恶意,我们也不生气,应该帮他的时候还是帮助他。

2、六度,里面的度,音译波罗蜜,意思很多,亦名到彼岸,也可以理解为圆满,例如布施波罗蜜,就是布施圆满,至于如何做到圆满,牵涉到修行相关,这里暂时不多说了。

度,梵语是波罗蜜,即为“到达彼岸”的含义,也可以解释为“圆满”。

度化众生,即让众生都成佛,离开烦恼的此岸,到达究竟安乐的彼岸。

六度,也叫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善行本身不能叫做六度,只有圆满某种善行,才能叫做波罗蜜。比如只有布施圆满时,才可成为布施波罗蜜。如果不是圆满的布施,则不叫波罗蜜,就叫布施。

至于圆满的标准,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讲:如果需要除去所有众生的贫困,才叫做布施度,那么现在还有这么多贫穷的众生,诸佛的布施是怎么圆满的?其实,只要心彻底远离了贪欲与吝啬,就是布施度。

寂天菩萨又说“遣鱼至何方,始得不遭伤?获断恶之心,说为戒度圆。”把鱼赶到哪里才能让它们不受伤害?并不是说让所有众生远离伤害才是持戒圆满。只要心彻底远离恶,就是持戒度。

以下类推,六度是否圆满,是从修行者的内心来判断的,更详细的可以参考《入菩萨行论》。

我们不能直接传法,那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心胸打开一些——人为什么回受苦?是因为 人不明白因果道理,颠倒是非,人贪心太大,象无底洞填不满。度化要用智慧,就是要看对方的根基、喜好,什么方法用在他身上最见效,就随机缘用什么方法。就像观世音菩萨那样,对方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

比如:有一种人任凭人怎么劝他都不相信,或不理解,你可以以你的身体做榜样,你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在生活中的大度,善良,会让他折服,最起码他不讨厌你。他甚至很敬佩你,那么机缘成熟时就好办了。这就是身教吧。是你对周围人形成的一种吉祥的影响力。还有的人,需要神通度,比如他有病,你伸手他就好了。他 还有什么可说呢?次外,还要打破宗教界限、门派界限,只要是我们知道的它所宣扬的是好的东西,教人为善的,我们就不要反对。再有,与人接触时,不一定就说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