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郎君一词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0:57:33
希望能知道在哪本史书哪个朝代出现

“如意”一词,是潮汕人的祝福、祈求词语,意为合想、如愿、满意,如心所求。每逢佳节,尤其是春节,及遇喜庆事中,“如意”便成为人们交际中不能缺少的词语。如:“新正如意”、“合家如意”、“万事如意”等。嫁个好丈夫也称“如意郎君”。“如意”一词,究从何而来呢?

“如意”一词,原是器物之名称,后才转化为人们的祝愿语。它是一种用竹、玉、骨做成的,长条形,一尺多长,一端扁平,刻有爪,作为抓痒之用的物件。梵语称为“阿那律”。“如意”是汉语的译音。因为用它来抓痒,能达到手爪所不能达到之处,能使人称心如意的,即潮汕人称为“不求人”的便是。《晋书。王敦传》便有:“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还有唐。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有,“向璧悬如意,当帘阅角巾”。都是把如意作为器物。至于转化为吉祥语是宋朝苏辙的《遗老斋记》,有:“乐莫善于如意,而忧莫惨于不如意”。这便是用于指人的心理状态了。我们还可以从年画中那些神像有手执如意的,戏剧人物有手持如意的,以及旧时妇女发上插金、玉如意,这都是作为妆饰物用,以表吉祥的。所以,潮汕人口头称“如意”,正是沿袭古汉语来的。

很早就有了,具体时间追究不出来!~~

求词语:合?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