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案例,大家找漏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2:36:57
B非常信任A,A敲诈B钱

A购买一张地摊手机卡,并通过刚结识网友C借银行卡

A用匿名手机卡给B发信息,恐吓将钱打入银行卡里

A到另一城市,带口罩找中介用信用卡套现方式,将借记卡(银行卡)里赃款提走

C表示警察问起,就说银行卡丢失,并不知情

警察问起A也就是钱被取出来的时间段A在哪,A有D证明一直在一起

这样请问大家,这件事上,有没有什么漏洞

能不能确保A永远不被怀疑,就算重点怀疑,也没有证据
聂文阳律师
我想请问:
假如C就是说银行卡丢了,什么都不知道,并且受害人B和C之间没有丁点关系(神秘人A没发现前!)

中介本来就不是一个城市的,何况A带面罩讲普通话,他业务那么繁忙,找到中介就难,找到后已经若干月,
他客户成百上千,加上时间,加上A的面罩,他招与不招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D只是时间证明人,俩人就说当时在D家看电影(俩人都看过的),应该没什么漏洞吧?

毕竟警察怀疑A 并不是有证据,所以问起也是询问,不可能逼供吧?

你说的C弄巧成拙怎么讲?谢谢,请详细告知?

C肯定的会被查出来得,无论外面多铁的哥们,进入刑事犯罪审查时没有人能保守秘密的,中介不可能去背黑锅的,他肯定会招,C在进入刑事询问之后也会说的,D如果做伪证的话,一询问也会路马脚的,这种询问很简单,同样几个情况细节,过几天问一次,只要不是亲身经历,肯定会出错的,假的就是假的。这个案子C明显弄巧成拙了,本来没有证据的一个事,越弄漏洞越多。

其实这个案件最主要的突破口有两个:C的银行卡中的钱为什么被取走,难道捡到卡的人能知道密码?还有C为什么不挂失?如果C说没有密码就更不符合逻辑了,公安机关可以调取银行卡的密码记录的.所以如果C不能解释这几个问题就有重大嫌疑,公安机关就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在这种压力下,c能冒着可能背黑锅的风险不说实情吗?根据我的经验不可能.D倒不重要,因为A完全可以边和D看电影边发短信,所以D的证言没有太大意义.我认为公安机关应当把注意力放在C上.

不要说你就是那个A吧???那就只有封住C和D的口咯。。。还有那个什么中介的嘴

看看D是不是在做假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