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立意:“一叶落便知天下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7:14:15
今天广州一模语文作文为命题作文:“一叶落便知天下秋?”…请高手告诉我该怎样立意…我很怕离题…谢谢…

一叶知秋,谓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知道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向。出处:《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宋·唐庚《文录》,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人是会走的树,树是站立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树与人一起经历风雨,一起感悟炎凉,一起体验生命,面对一颗历经千年的古树,让人懂得静观,学会沉思,从而进入生命智慧的彻悟境界。真可谓;“一叶知秋意,一树识菩提。”

就是看到一个事物,就能根据他现在的状况,推测别的相似事物的现状或即将发生的事。
我再给你多举几个 例子,你就会清楚点了。
比如看到了晚霞,我们就知道明天基本上是好天气。
外国人看到瓷器,想到的就是中国。因为china有瓷器的意思。
看到别人哭了,说明他遇到了什么伤心事或出了什么让他接受不了的事。
。。。。。
这样的例子很多,不知道你明白了点没有。

一、题意理解
“一叶落知天下秋”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格言,直接出处是宋代唐庚《文录》中保存下来的仅有两句的唐人轶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诗句又出自《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后来简缩为成语“一叶知秋”,也叫“一叶报秋”“落叶知秋”。
《汉语大词典》: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就能推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
《辞源》的解释最宽泛:
看见一片落叶,便知秋季来临。比喻由小见大,从部分现象,推知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发展趋势。
2005年浙江卷高考题也可以当作一种解释:
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综上所述,“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基本含义是:局部包含着整体,由局部可以推知整体。
如果把它当作一种比喻,则以下表述方式都可视为正确的解释:见微知著,以小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