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嵩的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3:43:49
戴嵩的故事谁知道

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画家和牧童》

戴嵩是唐代著名的画家,他是韩滉的弟子,韩滉镇守浙西时,他为巡官。戴嵩擅长画田家、川原之景,其中以画水牛著称,后人称为“野性筋骨之妙”。相传他曾经画饮水的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他观察的精微。他的画牛和韩干的画马同样著名。合称“韩马戴牛”。

戴嵩画的《斗牛图》、《三牛图》、《归牧图》等作品,被视为绝世佳作。特别是《斗牛图》传神生动地画出败者喘息逃避的憨态、胜者蛮不可挡的气势。目前被收藏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为册页、绢本、水墨画,纵44厘米,横40.8厘米。风趣新颖地绘出了两牛相斗的场面,一牛前逃,似力怯,另一牛穷追不舍,低头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后腿。双牛用水墨绘,以浓墨绘蹄、角,点眼目、棕毛,牛之野性和凶顽,尽显笔端。可见画家高深的笔功和精湛的技艺,作品不拘常规、生意盎然,不愧为传世画牛佳作。

《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由这幅图引发的一个故事。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当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捕,将一幅栩栩如生的《斗牛图》一气呵成时,他听到了不绝于耳的赞美,可就在这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牧童却站出来说他画错了。面对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并在以后的生活里更加细致人微地观察揣摩,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虽然这幅图有误笔,但瑕不遮瑜,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崇高伟大,反而更加彰显了戴嵩光辉的人格魅力。

现在也有人指出其实画家戴嵩并没有画错,牧童的话有失偏颇,因为斗牛时,并不是所有的牛尾巴都会紧紧夹在两条后腿之间。打架时的牛,尾巴夹紧在两后腿间的,是这牛打架时太紧张,一上场就发虚,把全身力气都用上,这牛容易斗输。而牛打架时尾巴垂在腿后,尾梢向上翘起,或是尾巴左右甩动,则说明这牛很放松,很凶恶,不怯阵,容易取胜。另外,牛的尾巴“夹”或“翘”还跟牛的情绪好坏有关,牛情绪好的时候“翘”起,不好时则“夹”起。

但无论戴嵩的这幅《斗牛图》是否有误,我们都应陔为他的高尚人格所折服,为他谦虚谨慎的美德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