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悬赏 木兰诗的漏洞 谁能解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3:58:39
1.可汗大点兵中的“可汗”和归来见天子中的“天子”为什么一会天子一会可汗?

2.最后一段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这句是对偶吗?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中的唧唧复唧唧的意思 我感觉课下注释不对呀 有没有更好的说法?
补充:2.最后一段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我感觉说的不对 这句话是互文的话才对 为什么课下注释没有写到

1.可汗大点兵

可汗: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因为当时木兰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人,而不是汉人,当时北魏的拓跋珪,是皇帝也称可汗。所以,上下文并不冲突。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不是工整的对偶句,不过某些教参列为对偶理解。

是互文。 “雄兔和雌兔都脚步跳跃,目光迷离”,前后互相省略,符合互文特征。

这篇木兰辞用了大量互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和“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以及"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都是互文````

3,唧唧复唧唧

古文从来没有把唧唧理解为织布声音的,课本偷懒,为了让学生好理解,就写成了“织布声音”才引起误会。唧唧是拟声词,这里理解成为叹息声。更详细的你可以看下面,不过太长我怕你懒得看……

你能找到这几点,已是理解得很深入了。。以上的答案你满意吗?

————————————————

叹息声

“唧唧”是可以作为虫声的,然而这一句除非依照《古文苑》作“促织何唧唧”才行。现在通行各本却都作“唧唧复唧唧”,因此虫声的说法在本诗里就无根。

以“唧唧”为机杼声,前人从来没有这种说法。机杼声该作“轧轧”或“札札”。《五灯会元》“妇摇机轧轧”和《古诗十九首》的“札札弄机杼”是其证。

以“唧唧”为叹声,在古人作品里是可以找到不少例证的,如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张祜《捉搦歌》:“窗中女子声唧唧。”孙樵《兴元新路记》:“朝廷有窃窃之议,道路有唧唧之叹。”但有人觉得,“唧唧”不象叹息声。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怀疑。古汉语的叹词在声理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噫”、“猗”、“嘻”、“嘻”、“呜呼”、“于乎”、“吁”、“唉”、“吓”诸词,声音都比较高;另一类是“咨”、“嗞”、“赍咨”、“嗟”、“嗟嗟”、“啧啧”、“唧唧”诸词,声音都比较低。后一类的字都是一声之转,而“唧”和“咨”古音尤其相近。我们对于“咨”“嗟”是叹息声从无疑问,那末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