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快来 回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0:35:35
满族.维吾尔族.藏族.白族.彝族的祖先是谁?在唐朝时名称是什么?

满族祖先唐时称为黑水靺鞨
维吾尔族唐时称为回鹘
藏族唐时称为吐蕃

【白族、彝族】六诏(即蒙舍、蒙嶲、浪穹、邓赕、施浪及越析)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最早生活在今云南大理的洱海周围及哀牢山、 无量山北部地区。

藏族.白族.彝族:
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最传统文化的一支,与汉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

《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氐羌族群绝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等,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虫乔 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炎帝属古羌族部落,部落众多。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大部分与黄帝部落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今汉族的先民)。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汉藏语系汉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先民,如藏族、彝族、纳西族等等。

满族:
汉代至三国,满族先世肃慎人,又称挹娄人。
南北朝时,称勿吉人。勿吉,为女真语“窝集”之音转,乃是“森林”之意。
隋唐时期,满洲族先世又称靺鞨,散布在以吉林为中心的为粟末靺鞨,散布在以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地区的为黑水靺鞨。公元669—926年,粟末靺鞨建立渤海国。渤海国历经15代国王,后被契丹所灭

维吾尔族:
关于维吾尔族的族源,说法不一。维吾尔民族人按自己的发展史记载。本民族与突厥族同出与匈奴民族,是匈奴族的单于的两个王子发生争斗分裂,带领自己的部下逐渐形成了突厥和回鹘两个不同的民族,
回鹘就是维族的先民

祖先吗???? 我不太知道耶!

满族祖先唐时称为黑水靺鞨
维吾尔族唐时称为回鹘
藏族唐时称为吐蕃
我只知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