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 著作《上帝之城》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在《上帝之城》中,奥士阐述了怎样的思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9:25:33

奥古斯丁在前面的序中写道,(原文给你)

序言,描述他对于这份承诺的工作的构思

这光荣的上主之城是我这次的工作的主题,这是种默示,对你,我亲爱的儿子马瑟利努斯兑现我的承诺。我必须保证这能提防一些人以他们的神来构建这座城----对于这座无比辉煌的城,我们能否察觉它的永恒在我们凭借信仰而活的短暂的人生之旅中,在我们现在耐心等待的那必然的,公正的审判与那至高的美善,最终的胜利和永远的和平到来前,我们对他是否像一个客居在无信者中的陌生人,还是像是一个他的牢靠的仆人。这真是一项耗时耗力的艰巨的工作;但是主与我同在。我知道,只有能说服高傲的谦卑德行才能激励我战胜完全来自人的自大,只凭借那超越岌岌可危的世间舞台上建立起来的一切威严的之上的,上主的恩赐。我们所说的那城的君主和创立者,他借助圣经向他的人民颁布了他神圣的法律:上主拒绝高傲,而垂故谦卑的人。而由于上主的大能,那些充满了野心的高傲的灵魂也将被震动,被归于那他所深爱着的一类:

垂怜谦卑的灵魂,碾碎高傲的子孙。

==============================================

其它参考,根据中文维基:
《上帝之城》(拉丁文:De Civitate Dei)为希坡的奥古斯丁所著。当时罗马城已被哥德蛮族攻破。人们把罗马帝国的衰退归咎于基督徒之离弃传统多神宗教。奥古斯丁觉得有必要著书回应此攻击,于是提笔写作此书,时当公元413年。

奥古斯丁在书中说明,罗马的衰退是肇因于道德的衰退;基督教不但不是罗马衰退的原因,反而有助于道德的提升。但基督徒所归属的不是罗马帝国或任何地上之城,而是上帝之城。地上之城与上帝之城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前者人民的共通点在于对自己的爱,后者则是结合于对上帝的爱和因此而生的对彼此的爱。在对比这两个城从起源到结局的过程中,他对人类的群体生活有深入的讨论,也建构了基督教的历史观。

中世纪、他维护上帝,反对异教徒。

不要懒惰,买一本看看不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