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将怎样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一千字就可以 急急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6:51:17

0分要1000字我饿评论??
真聪明~
从中国持有美国的外汇储备上下文章

中国已经在面对了,也还没怎么样。内地金融体系的相对封闭,使得我们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中国受到的影响远没美国那么大。

近日观察到有关大陆经济的四大动向,第一是大陆股市崩盘,投资者以「远离毒品,远离股市」来自警;第二是物价全国范围飞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呈逐年走低之势。第三是居民银行储蓄增幅连续4个月回落,危及国内部份银行正常营运。银行为生存纷纷上演「吸储大战」。与此同时的第四个动向是大陆银行纷纷向外国金融机构推销坏帐,众多大陆公司竞相上市华尔街。众所周知大陆银行系统烂帐数量惊人,经政府多次注入资金冲掉坏帐,是在帐面上做功夫。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如何向海外推销坏帐?这些推销理由成立吗?我们为此专访著名经济学家何清涟女士。
何清涟:中国金融系统经营状况不善的主要标志有两条,一是坏帐比率,二是自有资本充足率。从前年开始,中国银行业一直向外发布各种利好消息,宣布通过银行上市、政府注资、坏账剥离等手段,银行业改革即将大功告成的消息。
按照官方的说法,中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率一直在下降,2002年第一季度,戴相龙多次指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为25.37%。今年6月底,中国银监会公布,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低于20%。但这一说法甚至没有得到本国研究者的认同,不少研究者指出,22.9%这个数据具有不可比性。一是中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没有包括已经转移到4大资产管理公司的15,688亿不良资产,如果加上这一块,估计不良贷款率就需修正为35%;二是中国国有银行对贷款仍沿用「一逾(逾期贷款)二呆(呆账)」的办法,而非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办法,这也使得名义上的不良资产比率较低。

至于国际金融界关于中国银行的坏帐比率更是众说纷纭,比中国政府公布的数字要高许多。国际债信权威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于2003年11月26日发表了让中国政府大为不快的评级报告,该报告全名为「中国金融服务业展望2004」报告。这个报告对中国政府颁布的利好消息给予了致命打击,第一,中国主要银行,包括被中国政府视为王牌的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