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春节的民风民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4:31:59
必须是春节时或春节左右的

秦皇岛春节的民风民俗:
春节期间,北戴河区主打“文化牌”,在集发观光园推出“春节大游园”和“冬韵摄影展”活动,突出趣味性、观赏性和参与性。抚宁县秧歌拉街、民间花会展演等年味十足的文化活动也在春节期间连续推出,让市民群众尽享文化盛宴。
山海关区在春节期间推出“古城邀你来过年”活动,上演古城景点通关游、城上游园、民间工艺品和地方小吃展、二人转、抖空竹、山东快书等新春大戏。卢龙鲍子沟、桃林口等乡村旅游点为各地游客准备了四味欢乐农家年夜饭,春节期间,农家小院被装扮得“红味”十足;并举办了舞龙、舞狮表演和踩高跷、抽陀螺等比赛以及剪窗花、做米糕等手艺活展示活动,让这个春节着实“火味”了一把。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