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尿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7:36:38
回复:医学专家质疑尿疗研讨会
如果乍一听“喝尿”二字,惊诧之余读者老爷十有八九会认为这是傻子做的事,屎尿等排泄物向来被人们所鄙弃,可如今在很多人眼中,那尿液分明是治病救人的“圣水”,从上世纪90年代起,人尿疗法就在民间有一定的知名度,且尿疗队伍有高山滚雪球之势,其影响也越来越大。也许你我自诩理智之士,要对这种“尿疗法”嗤之以鼻,可静下心来深思一番,似乎这“喝尿治病”的众人中,有许多人是无奈之下而为之,甚至可以说是被“逼”的。

被谁“逼”的呢?当然是被那越来越高的医疗费用。正如同尿疗者们所宣扬的那样,尿疗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低成本”,是啊,自己饮自己一泡尿,能有什么成本?了不起不过一壶白开水罢了!这可比到医院动辄CT、X光,少则几百上千,多则价以万计强多了!就算尿疗没啥大的效用,就冲这成本如此之低,也不愁没有“市场”。尽管很多医学专家站出来批判“尿疗”,但很多人依旧我行我素,坚持饮尿。看来我们的医疗改革真得很不成功,医疗专家的所谓“权威说法”已经不如民间百姓的口耳相传更容易令人相信了。

更何况中国人古来就有“病急乱投医”的习惯,重病缠身时,与其象某位倒霉的同胞一样在医院里因无钱治病哀号至死,还不如把自己的尿当饮料喝掉,没准就瞎猫碰了死耗子!还真就有人得益于“尿疗”,医生们说这是“心理作用”,但老百姓有自己的想法:医疗,尿疗,治好病了就是好疗法,怎么着也比550万天价医疗费也治不好病要好一些吧!

记得小时候读三国,就诧异于为何流民百姓会相信张角那一个铜子一碗的符水可以医治百病,如今终于悟到了,这就如同今日的“尿疗”受到众人追捧一样。老百姓一旦看不起病了,自然会去寻找“医药”的替代品,这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岂是几句“愚昧”、“落后”的评价就能概括的?当如此多的人追捧宣传“尿疗”时,我们的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是不是该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医院和大夫失去了患者的心,让国家医疗机构失去了病人的信任。这个问题不想明白,不解决好,再权威的医生站出来说“尿疗”有害也没用!老百姓或许会认为你这是在“排斥异己”,打垮了“尿疗”后,好接着借治疗之机黑老百姓的血汗钱!

老百姓病不是不想看医生,不愿意吃药,只是他们看不起,吃不起,所以只能被“逼”得去找一些希奇古怪的“代替品”来解决自己的医疗问题。倘若医

真心觉得楼主说的很对。有时候去做的很多错事都是被逼迫出来的。医药还是要继续改革啊,让百姓能真正过得了百姓生活

1、《本草衍义》:“人尿须童男者,产后温一杯饮,压下败血恶物,有饮过七日者,过多,恐久远血胜寒,令人发带病,人亦不觉。气血虚无热者,尤不宜多服。此亦性寒,故热劳方中亦用。 2、 《纲目》:“小便性温不寒,饮之入胃,随脾之气上归于肺,下通水道而入膀胱,乃其旧路也,故能治肺病引火下行。凡人精气清者为血,浊者为气,浊之清者为津液,清之浊者为小便,小便与血同类也。故其味咸而走血,治诸血病也。按《褚澄遗书》云,人喉有窍,则咳血杀人,喉不停物,毫发必咳,血既渗入,愈渗愈咳,愈咳愈渗,惟饮溲溺,则百不一死,若服寒凉,则百不一生。又吴球《诸症辨疑》云,诸虚吐衄咯血,须用童子小便,其效甚速。盖溲溺滋阴降火,消瘀血,止吐衄诸血,但取十二岁以下童子,绝其烹炮咸酸,多与米饮,以助水道,每用一盏,入姜汁或韭汁二、三点,徐徐服之,日进二、三服,寒则重汤温服,久自有效也。又成无已云,伤寒少阴症,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欲饮水者,加人尿猪胆汁咸苦寒物于白通汤姜附药中,其气相从,可去格拒之患也。” 3、 《本草经疏》:“人尿为除劳热骨蒸、咳嗽吐血及妇人产后血晕闷绝之圣药。其味咸而走血,咸寒能伏虚热,使火不上炎而血不妄溢,是以能疗诸血证也。苏恭主久嗽上气失声,及日华子止劳渴、润心肺,悉由此故。《本经》主寒热、头痛、温气者,咸寒能除邪热故耳。法当热饮,热则于中尚有真气存在,其行自速,冷则惟存咸味寒性矣。” 4、 《本草疏证》:“李濒湖谓人尿入胃输脾归肺,下通水道,入膀胱,皆其旧路,据此则能利水已矣,何以能疗寒热、头痛、温气也?盖中焦者,营卫所会,即水道之化源也,水道化源迟滞,阻营卫之交会,营病则恶寒,卫病即发热矣,头痛由乎温气,既忌散,又无从清,则导水下行之法,即降火下泄之法。仲景于脉微下利,与白通汤,应利止脉旺,乃反厥逆、无脉,干呕而烦,则上有浮阳,能合温剂而生火,下阳愈虚,浮阳愈猖矣,下焦之阴方逆,犹可能性稍用寒凉以助之耶,其加此于白通汤中,亦治头痛温气类耳,后人扩充其旨,用治血因火逆,亦可谓善体古人者。” 5 、《医林纂要》:“便溺,凡跌打血闷欲死,灌此即苏,新产和酒饮之,可免血晕上攻,血瘀作痛,此皆咸以散瘀,见效甚速者。至于骨蒸劳热,咳嗽吐衄,其效诚有之,然非可专恃,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