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夏,蒙古(不含元朝),他们曾对宋朝有什麽严重的威胁或重大的损失?请举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8:34:57
如提,这些国家曾对宋朝构成什麽严重的威协,在战争中,是否有给宋朝巨大的损失?

有空的时候,还真有兴趣聊聊这个话题

先说说辽吧:

公元916年,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机建立起契丹帝国,因其子耶律德光曾一度改国号为辽,故而契丹帝国也称辽国。
辽国的疆域,以今天内蒙古赤峰为中心,雄跨长城内外,极盛时北至色楞格河,南至河北中部和山西北部,西至阿尔泰山以西,东临大海,东北到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
辽建国后半个世纪,被尊为“正统”的北宋王朝才在南方诞生,所控制的领土面积,还不及契丹的一半。
可以说,历史上真正的辽国,绝对是一个强大的帝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绝不是长期以来人们印象中偏居一隅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而应该是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北朝”,其实力比“南朝”—宋有过之而无不及。

北宋建立之初,契丹(辽)与之发生过五次较大规模的战争。

第一次正面战争是由北宋攻打北汉引发的。赵匡胤一心想要消灭北汉,而北汉是辽的属国,北汉在宋的攻击下不得不向辽紧急求援,辽被迫出兵支援北汉,击退了宋的军队,并与其议和。可是北宋不死心,976年9月,北宋派潘美等将领进攻北汉都城太原,又在北汉和辽的联合抵抗下兵败而归。几年之后,北宋的宋太宗又亲自领兵讨伐北汉,辽出兵救援,结果在渡河时被宋军击败,五员将领被杀,而辽的属国北汉终于被宋灭掉了。

第二次战争是北宋挑起的高梁河之战。刚刚灭掉北汉的宋太宗打算一鼓作气收复燕云地区,于是向辽国挑起战火。战争开始时,辽国处于弱势地位,北宋大军将辽国的南京城(现北京)包围起来。辽景宗派名将耶律休哥领重兵相救,双方在今北京西南的高梁河一带展开激战。北宋士兵在酣战中叛变,宋军崩溃,宋太宗腿部受伤,狼狈逃跑,宋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第三次战争是满城之战。辽国为了报北宋围困南京之仇,景宗下令讨伐北宋。决战之前,宋军诈降诱敌深入,辽国督统韩匡嗣信以为真准备纳降,因而放松了警惕,结果被宋军突袭成功,两阵合攻辽军,韩匡嗣仓促应战,无法抵御宋军的强大攻势,士卒们纷纷丢掉兵器逃命。宋军在乘胜追击时遭到耶律休哥的顽强抵抗,只得退回,辽国才免于全军覆没。

第四次对战是瓦桥关之战。满城之战后第二年的三月,辽国再次用十万重兵围攻雁门,宋的代州刺史杨业领兵大败辽军。到了十月,辽景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