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大小对运动状态的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6:56:57
选择适当的器材,通过实验探究力的大小对运动状态的影响,要求写出实验探究的步骤,分析与结论

一)惯性及惯性现象:
1.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请看如下实例:

其实,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大,惯性就大。 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惯性大小表示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物体惯性越大,越难改变运动状态,惯性越小,越容易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惯性的理解:一切物体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表现就是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时只求静,动时只求动,即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外界环境影响的是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但不能影响它不想改变运动状态的愿望。
注意: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宏大物体,还是微小粒子,不论固体、液体、气体,不论静止物体,还是运动物体,不论物体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 解释惯性现象的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一个物体(或同一物体的哪些部分)②弄清楚研究的物体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运动还是静止)③什么原因使物体或同一物体的某一部分运动状态发生改变。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简言之,物体原来是什么状态,由于有惯性,它要保持什么状态,这是解释惯性现象的关键.
(注意:惯性现象和惯性是有区别的。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而惯性现象是物体本身惯性的表现。所以解释惯性现象时不仅要用到惯性,而且要用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结论。)
3. 惯性的应用
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常常要用到惯性。锤头松了,将锤把的一端在坚硬的物体上撞击几下,锤把因撞击而突然停止,锤头由于惯性仍继续前进,结果就紧紧地套在锤柄上了;铲子停在炉膛门前,煤却飞进了里面;将要停车时,司机提前关闭发动机,利用惯性使火车、汽车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可以节约燃料。但惯性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利的一面,如遇到紧急情况,火车、汽车即使急刹车,车也不会立即停下来,由于它们有惯性,仍要继续前进一段距离,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候风地动仪实际也是惯性的应用。

(二)牛顿第一定律:

看实验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