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迁移时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8:20:52
有几次?时间多少?谢谢!!

北平成立

1911年,清帝溥仪退位、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溥仪与中华民国签订《清室优待条件》,使溥仪仍继续住在紫禁城内。
1914年,将热河避暑山庄和沈阳故宫的文物移至紫禁城的外廷,在外朝三大殿设立“古物陈列所”开放参观,隶属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内政部。
1918年7月,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自国子监迁入午门城楼。1924年举行展览,1926年定名“国立历史博物馆”(后为中国历史博物馆,而国立历史博物馆1955年于台北复馆)。
1924年11月,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溥仪居住紫禁城这段期间,因赏赐、故臣借观、拍卖点押、窃取盗卖,使1200多件书画精品、古籍善本和大量珍宝流失。随后于紫禁城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点与整理宫内珍藏文物。
1925年9月,成立清室古物保管委员会,由李石曾出任委员长。清室善后委员会制定《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故宫博物院临时董事会组织章程》及《故宫博物院临时理事会章程》。10月10日,以辛亥革命周年纪念日,在北京紫禁城成立“故宫博物院”(此时尚无设置院长),以神武门作为博物院的正门,外朝部份仍为古物陈列所。
1928年6月,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经亨颐提案废除故宫博物院、成立逆产处理委员会处理并变卖故宫文物、建议在南京另设“国立中央博物院”,后来在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长张继的反对下,使经亨颐的前两项计划无法成功。同一时间派易培基接收故宫博物院,公布《故宫博物院组织法》与《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条例》,隔年2月接任第一任院长。

抗战南迁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后,国民政府开始计划将博物院文物南运。隔年,日军攻占热河、进逼北平,故宫理事会要求博物院选择院藏文物菁华装箱储置,开始南运。
1933年2月6日,北平戒严,华北情势告急,第一批南迁文物抵达上海,期间南迁文物共五批19,557箱,包含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国子监等单位文物的6,066箱。隔年2月,公布《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暂行组织条例》,故宫改隶行政院,命马衡为院长。
1936年12月,南迁文物由上海转运南京。
1937年1月,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中央博物院)正式成立。8月,上海爆发淞沪会战,南迁文物再由庄尚严等人第一批80箱南京文物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