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夜颂的写作背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1:56:27
夜颂的写作背景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六月十日《申报·自由谈》。
  《准风月谈》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33年所写的杂文六十四篇。包括《夜颂》,《“吃白相饭”》,《晨凉漫记》,《秋夜纪游》,《四库全书珍本》,《男人的进化》,《电影的教训》,《关于翻译(上)》,《喝茶》,《外国也有》等。准风月谈》1934年兴中书局初版。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5卷。夜颂是准风月谈专集中的其中一篇,
  当时鲁迅写这篇文章是用“游光”这个笔名写的,首用于杂文《夜颂》(1933年)。鲁迅夫人许广平说:“在《准风月谈》里用‘游光’笔名所写的文章多半是关于夜的东西。如《夜颂》、《谈蝙蝠》、《秋夜纪游》、《文床秋梦》”。“游光”含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之意。
  夜能让人冷静思考自己所要的,夜也能让人释放白日里束缚在灵魂中的另一个自己,或者说让人做那个白日里不敢做的自己。只是说到底,夜不过是个媒介是个催化剂,正如酒,酒醉后所作的还是出自人的控制而非酒。
  这片《夜颂》出自于鲁迅1933年6月10日《申报.自由谈》,其实我只是非常喜欢其中的2句话
  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
  我记得第一次是知道这两句话是97年“听相伴到黎明”,那是这个节目的片头,我一听就非常喜欢,当时还没有什么百度、GOOGLE,我是一次一次的听,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默写下来,我第一次感觉到鲁迅不仅仅会骂人,也会写出优美的文字,尽管只有仅仅的2句。更重要的是它说出了事实,人的的确确只要在夜深人静时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在什么状态,自己所要的到底是什么,才会对自己有个比较清醒深刻的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