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产业结构如何优化调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2:51:26
长三角产业结构如何优化调整?

从产业结构优化方向来看,长三角应关注三次产业的融合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更加凸显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作用。产业结构优化是三次产业之间在保持相对均衡的基础上自发演化的结果,这种演化会导致产业边界和关联关系的重构。随着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会呈现出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和服务业主导的依次演变趋势,当前发达经济体已进入到服务业主导阶段。与此同时,国际产业结构演化也日益体现出产业融合趋势。例如:服务业加速向工业的生产前期研究、中期设计和后期信息反馈过程展开渗透,电子网络技术向传统的商业、运输业渗透并产生了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农业内部也通过生物链将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融合起来形成新型生态农业。
  长三角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应注重产业的关联效应,在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必须重视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关系。中央对长三角既明确了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作用,也强调了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这体现了对产业融合趋势的积极回应。另一方面,长三角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时应综合考虑服务业的规模、层次和结构,当前除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如餐饮、食品等生产最终消费品的产业,更应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像研发、交通、仓储、物流、电信、金融等生产中间产品的产业。
  从产业结构优化方式来看,长三角应关注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并在此基础上更加凸显体制完善的重要作用。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必须从构建创新型国家和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的高度出发,促使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教育、科学、技术和产品之间形成良性转化机制。
  同时,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创新,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更应注重制度和体制因素。必须重新确立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边界,政府应逐步改变在竞争领域“进入过度”和公共产品领域“供给不足”的状况,从行政垄断产业有序退出,降低市场进入壁垒,缩小行政干预范围。在“小政府、大服务”理念下着力弥补市场失灵,大力提供公共产品,依靠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行政效率、改善交易环境,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空间和条件。
  从产业结构空间布局来看,长三角应促使各地发展特色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区域内的互补共赢及其对区域外的辐射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