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耳的赏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6:58:32
请问鸳鸯耳的赏析
鸳鸯耳的翻译
鸳鸯耳的启示等方面

鸳鸯耳 池北偶

两个耳朵,
只用一个。
偏听偏信,
不由分说。
用的发达,
废的萎缩。
难过,难过!

我不知道池北偶这首诗是在什么时候,或在什么文章里发表的。也不知道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首诗。仅从诗的内容来看,我感到他是在讽刺那种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工作中偏听偏信,只愿听歌功颂德、不愿听忠言逆耳的一帮官僚主义当政者。
这首诗的题目就很有意思。“鸳鸯耳”,鸳鸯者,雌雄两个鸟,用到这词时除了表达夫妻恩爱的意思外,有时还表示两个不一样的物件,如饮酒时有人用鸳鸯壶装两种酒来蒙人或害人。人的耳朵本该是一样的,但这种人偏是长着两个功能不一样的耳朵。所以题目就很传神。
接下来说,“两个耳朵,只用一个”,另一个干什么去了?干脆就不用了。其实也不是不用,许多实事求是、忠言逆耳的话,根本就不听,不听了,岂不就成了“无用”的摆设?用的那个耳朵干什么作用?偏听,只听一面之词,哪个话中听就听哪个,容不得你提反对意思,“不由分说”,你说了也白说,他不信你,就信那个好听的,信了还按那个意见下决策。
长此以往,于是乎听甜言密语的那只耳朵越来越发达,因为阿谀逢迎的人会越来越多,而逆耳的忠言就会越来越少,所以那个耳朵就越来越萎缩了。
于是,他感叹说,“难过难过”,岂止是难过,还应该是可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不正之风的深恶痛绝,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腐败现象的有力鞭笞。

鸳鸯耳 鸳鸯耳
两个耳朵
只用一个
偏听偏信
不由分说
用的发达
废的萎缩
难过,难过!
鸳鸯耳的作者池北偶,原名谭文瑞,广东新会人。中共党员。194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历任天津、北平及香港《大公报》编辑、记者,《人民日报》编辑、国际部副主任、副总编辑,总编。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学术委员。曾作为黄华外长的顾问出席联合国第一届裁军特别会议,曾于1979年、1981年、1984年先后作为顾问、特别助理随同邓小平副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