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恐惧(艾滋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0:05:54
我很不理解人们对恐艾的人的看法~ 他们总觉得是我们不了解艾滋~ 是盲目的恐,是无知的恐,其实我们没有那么无知~ 人们总说离体的艾滋存活不过几分钟,而且遇到新鲜伤口而且有一定的量才会传染,但是那几分钟就不危险么?谁一不小心不会有伤口呢? 有些人回答我的疑问就是从网上贴些谁都知道的一些常识~ 非典时国家这么重视,只是因为是空气传播,那艾滋病的威胁也应该无处不在,谁能给我解释解释~ 我本来就有点强迫症,但是我现在不是怕艾滋,而是很疑问为什么都说日常生活中没事呢?明明是有危险的,都不愿意去承认,也没有什么措施给大家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其实我宁愿我不了解艾滋~
所有的公共场合都不安全,随地吐着带血的痰,你不小心粘着;你去商店试的衣服刚刚有人试过,粘了新鲜血液;你去理发店剪刀剪破自己的头皮;穿的裤子很长,拖在地上,粘了不知道哪的血液,晚上脱裤子时肯定要摸裤边,正好手上有伤口;。。。。。。 我知道肯定有人骂我神经病, 我只是疑问为什么没有什么措施,艾滋病就一直这样传播。虽然我现在说的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不久就会是大概率事件了~

我和你有过一样的想法。不过我已经过来了,很幸运,我有我的家人陪在我身边,他们一直陪伴我走过那段迷茫而恐怖的时光。我的心理障碍是躯体化障碍。我恐艾是因为一次打篮球时,同学的血撒在了我的手上。那时我真的很害怕。可是和家人交流过以后,知道这艾滋病被称为“富贵病”,得的人相当少,更何况大学生呢!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例子吧,一个医生给一个艾滋病人做手术时,手术刀不小心掉了,手术刀扎在了他的脚上,而那把刀上还带着病人的血。从离开病人血液到扎到医生脚上,这个过程也就不到一秒钟,但是三个月后这个医生检查并未得艾滋病。所以,病毒接触空气后存活的几率实在太小了。所以你补充的那几个都不成立了。
我不会骂你神经病,因为我有和你一样的感受:概率小不等于没有,万一我就是那个概率小的怎么办!
我给你推荐一本书吧,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大。
祝你早日走出来!我们共勉!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艾滋病病毒通过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等途径进入人体,破坏免疫功能,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发生一系列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患者死亡。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可潜伏1至15年。

潜伏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却极具传染性。目前对艾滋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全球感染者已达3千多万人,并以每天新增1万6千多例的速度蔓延。艾滋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害。

预防艾滋病毒首先应做到洁身自爱,避免不洁性行为,还应该做到不吸毒,谨慎使用国外进口的血制品。一般日常的生活接触,如握手、饮食饮水以及昆虫叮咬不会引起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所以不必人人自危。

如果平常的生活中我们都有那么大的被传染艾滋病的危险,那还有什么不危险呢?
那那样的话,可能我们一出门就被楼上掉下来的花盆砸死了,过马路就被车撞死.干脆不出家门了.
就算不出家门,那也有可能煤气泄漏啊,触电啊什么的.
生活中的危险是很多,但是我们都时时放在心上的话会引起精神疾病甚至精神分裂的.
艾滋病和非典不一样,非典病毒在空气中可以传播,哪怕你不触碰患者都会被传染.传染艾滋病比传染非典所需的条件多很多.
所以,不要给自己那么多压力,不要跟那些潜在的危险过不去.

我跟你一样有过一段时间爱滋强迫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