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美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5:01:12
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文化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民族精神与传承民族文化,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职责。
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文化美德。比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等等。
但似乎我们这代人身上的中国味已淡不可闻。我们会唱《东风破》,却背不了几首诗词曲赋。我们学习琴棋书画,是为了考等级,以便高考时加分。那种初始的风雅,在父母的鸡毛掸子和考级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唯美的形状,传统文化的真实感,已荡然无存。
所以,如何弘扬民族文化,散播文化的种子,并让它开花结果,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弘扬民族文化,从现在做起。既然传统文化已在渐渐消逝,那我们就更应该想尽办法来弥补。我们不需要背《全宋词》,但它其中所含的情韵是值得我们体会的,因为它可以让人的心灵不至于那么麻木,冷漠。我们不需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如果你接触了,就不该只是为了考级,而是品味它初始的风雅。你不需要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于心,但你至少要知道它们是什么吧。像这种代表中国古代的支柱思想体系的文化小品,作为中国人,是不得不了解的。况且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需要我们慢慢体会的。所以,弘扬民族文化,从现在开始。
弘扬民族文化,从我做起。文化是代代相传的。只要更多人加入到弘扬民族文化的活动中,才能使它们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永不枯竭。当然,面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注意分清什么是符合符合时代精神的精华,什么是不能提倡的甚至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青少年祭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文化道德的实践者。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因此,请牢记,弘扬民族文化,我们刻不容缓。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如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之道;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风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