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几个关于民间的艺术。老师让我们抄下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8:43:48
谁能介绍几个关于民间的艺术。老师让我们抄下来。还有就是要简介。

剪纸,年画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美术之一,它的历史至少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南北朝墓葬中的动物花卉团花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剪纸,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剪纸的前身可追溯到汉唐妇女使用金银箔剪成方胜贴在鬓角为饰的风俗。

早期的剪纸多见于丧葬、祭祀等仪式中,大约跟道家的灵媒神务有关,例如杜甫的《彭衙行》中就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明确记载。时致今日,苗人后裔仍有 年节剪鬼神之形贴于牛栏、门楣之上的巫术习俗,西南山区的集市上多有由专门的剪纸作坊批量生产的神符备售,各家各户的灶台楼阁细处也是每年一换。

仿制高密旧谱重新绘制的。民间剪纸至今依然保存了丰富的支脉,许多地方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乡民都会自备剪纸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等处,以表祈祷福寿,吉祥如意之意。全国各地都 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比较著名的就有高密剪纸、佛山剪纸等等。总体而论,北方剪纸粗犷豪放、淳朴简练,南方剪纸则更倾于秀雅繁茂、精致和美。 其中不乏群众耳闻乐见的题材,像八仙过海、百年好荷、麒麟送子、老鼠嫁女等等……移花接木,人神共处,流线自由奔放,想象力惊人。

满族剪纸民间艺术向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例如刺绣,它的图案先用纸画好裁出,俗称纸样,然后才粘贴到面料上起绣;又如皮影人物的刻绘,也和剪纸的造型一脉相连。

可惜的是,由于开风日盛,年轻人多数谋生在市,目下擅长剪纸的多是边村远城中的老年妇女,随着她们的逝世,优美如斯的剪纸艺术日渐濒临消亡。相关人士正在努力 挽救,一面收集各地的创作以充库存,另议为剪纸艺术创造一个商品化的环境,使它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以望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