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意思:华山儿女家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唐)韩愈《华山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6:52:07

是:华山女儿家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
  而非:华山儿女家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
  下面是部分资料,供参考。

  华山女
  作者:韩愈
  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广张罪福资诱胁,
  听众狎恰排浮萍。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
  华山女儿家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洗妆拭面著冠帔,
  白咽红颊长眉青。遂来升座演真诀,观门不许人开扃。
  不知谁人暗相报,訇然振动如雷霆。扫除众寺人迹绝,
  骅骝塞路连辎輧。观中人满坐观外,后至无地无由听。
  抽簪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天门贵人传诏召,
  六宫愿识师颜形。玉皇颔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云窗雾阁事恍惚,
  重重翠幕深金屏。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宁。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赏析:
  唐代皇帝崇道佞佛,到中唐时期,全国数以万计的寺庙道观遍布京城及州郡名胜之区,数十万僧民道士不仅广占田地,且受十方供养,以致“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这个势力庞大的僧侣地主阶级,不仅生活奢侈无度,而且四处招摇撞骗,蛊惑人心,成为社会的一大痈疽 。韩愈一生“ 抵排异端,攘斥佛老”,或谏诤于庭,或笔伐于众,向封建宗教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华山女》一诗,就是揭露批评佛道虚伪性和欺骗性的力作。
  “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广张罪福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诗的开头四句,作者以用漫画式的笔法 ,为我们形象地展现出佛教徒“ 俗讲 ”的盛况。中唐时期,京城长安 ,处处传来佛教徒撞钟击磬、吹法螺、讲唱佛经故事的喧闹之声,一直响到九重宫闱之中去了。这就是唐代佛教僧侣盛行的所谓“俗讲”。他们借佛经故事大肆宣扬崇佛之福和世俗之罪,恣意地诱惑、恫吓听众,而听的人却重重叠叠 、密密麻麻 ,象水上的浮萍那样飘来荡去。 “ 广张 ”,是大肆宣传的意思。“狎恰”,唐时口语,是密集的意思。作者仅用四句铺写,就把中唐佛教势力之盛和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