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和导演之间的矛盾?如何避免这些矛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6:34:05
越详细越好~~!

好问题!
  从现在中国电影这个大环境来看,制片人中心制的模式还不能被广泛的电影工作者所采用。就现在而言,导演中心制依然为主流。
  但导演中心制直接带来的就是拍摄结果与市场相结合的问题。
  由于导演的个人主义色彩浓烈,很难主动与市场挂钩,因此经常出现孤芳自赏,无人喝彩的局面。那么最大的经济损失者便是投资商,最大的名誉损失便是制片人!
  于是在创作中,制片人与导演的矛盾便油然而生。一个要市场,一个求艺术坚持!那么这种矛盾自然而然便蔓延于整个剧组,由此诞生了你所提的问题!
  如何解决?
  其实若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国外电影最高奖项通常是颁给制片人,制片人才是剧组中最为灵魂的人物!导演是执行者!通常在拿到一部电影剧本的时候,制片人首先会将整部电影的基调风格和市场营销统一定位,而后,才是为了这种定位去寻找最适合的导演!
  千万不是反过来,先选好导演再去挑本子那是不按章法的无稽行为!
  剧组实际上是个小社会,矛盾通常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国内对于制片人的误解实在是太多了。有人认为制片人的任务就是找钱就是融资,其他的一概不管,这种认知是完全偏离的!
  事实上,制片人对于电影的认知应该比起导演有过之而无不及才是!他应该对整个剧组前前后后的所有关节了如指掌——包括导演!
  有人说,那制片人直接干导演不就行了?事实上,电影是一个集体艺术。任何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制片人如果想与导演之间减少矛盾或解决矛盾,首先要做的事便是善于了解导演的思想,知道他的目的,然后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与他分析,相信这样,矛盾便会油然而解!制片人是一个剧组的最高领导者,他应该比任何人都了解剧组,更爱剧组,更懂得引导剧组!
  然而现在,各大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招收人才,因为学科单一的问题,本人十分不乐观!这些学习电影管理的人才将来必定要面对你所提到的这个问题。那就是在自己不懂导演的情况下如何应对与导演之间的矛盾?
  最后一句话
  想做毛泽东,必须要有驾驭朱德的本领才行呀!

凡是在于沟通,如若性格差太远,那么也不会合作很久。既然合作就要彼此将分歧最小化。遇到分歧不要专牛角尖,静下心来想下怎样可以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含义完全透给他...在生活中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