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正在上八年级,上课精神不集中,听不懂老师讲课,现在都有逃课的现象了,应该怎么办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0:25:36

美国心理学家约塞森将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的发展分为四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分化阶段,即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与父母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因此开始质疑父母等成人多年来指导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第二阶段是抗拒阶段,这个阶段青少年会过分高估自己,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拒绝别人的建议和忠告。第三阶段是亲子关系和谐状态,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对父母的指导采取尊重性的选择态度。第四阶段是自我巩固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已经懂得,作为自主的个体,必须面对生活做出选择,同时也意识到听取忠告的重要性。

可见,青少年在第一、第二阶段是亲子关系最为艰难的时期,能够顺利地度过前两个阶段,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和谐。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家长对原有的亲子沟通方式做出新的调整,以一种尊重、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想法,以适应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变化。

-家长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视沟通过程中的一些方法,使沟通变得更有效。

第一,耐心倾听,在发表看法前先了解孩子想什么。有的家长在倾听时过分关注孩子所讲的是否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没有耐心听完,就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会觉得孩子所说的都是一些小事,会表现出心不在焉,而当孩子向家长述说自己面对失败、挫折的感受时,家长又难以做到心平气和,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埋怨、训斥,或是要求孩子听取成人的意见。家长没有良好的倾听态度就会影响沟通的效果。一个良好的倾听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对对方讲的内容,事先不加入任何价值判断,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述说。这种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使对方感受到尊重,通过倾诉在情感上得到宣泄。其实,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思想都有了基本的判断能力,有时只是渴望有人倾听。要是家长能全神贯注地听,并对他(她)的话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使孩子就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满足了孩子这一时期强烈的渴望被尊重的心理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人的焦虑、恐惧、抑郁、疑病、偏执、攻击等等大多是由于潜意识中积存了一些“心理垃圾”引起,而家长的倾听可以帮助孩子把潜意识中的“心理垃圾”上升到意识层面,通过倾诉得到释放,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第二,通过身体语言的运用,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理解。在倾听的过程中,除了语言的支持,还要重视非言语性活动的作用。目光的接触,身体的动作,空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