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痊愈后耳鸣并没消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17:53:45
问题描述:一星期前因患有急性卡他性中耳炎(非化脓)左耳开始耳鸣,遵医嘱服用药物后渐愈,耳闷堵,耳疼等现象消失,耳鸣也逐渐减弱,由高调的嗡鸣声转为极小的嗡鸣声,未消失;一星期后复诊,医师说中耳炎炎症已消失,诊后亦非神经性耳鸣,被告知为日常压力过大,需要自我调节及足够睡眠及合理休息.

问题有下:
1,耳鸣平时不察,对日常生活无影响,只是在极安静环境下能听到低音嗡鸣(ZZZ..电流声),对入眠影响不大;问,该耳鸣是否为神经性耳鸣?(听力测试正常)

2,因感冒,有鼻子及咽喉有炎症并未完全痊愈,耳鸣是否因其影响?

3,复诊时被医师告知,耳咽管水肿未消,仍需调养身体;问,平时应予以注意什么,耳咽管何时能够消肿?

谢绝复制黏贴~~~~~~我自己会百度的...

您好,耳鸣一般对健康危害不大,但却令人烦恼不安。目前治疗亦存在一定困难。有耳鸣症状者,应积极到医院作相应的检查对症处理,以免延误某些重要疾病的诊治。
您是经检查确无特殊疾病,则不必紧张,应保持心情愉快,转移注意力,耳鸣或可减轻。

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有关

1.咽鼓管功能障碍 一般认为此为本病的基本病因

(1)机械性阻塞:如小儿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长期的鼻咽部填塞等

(2)功能障碍:司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塌陷此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腭裂病人由于肌肉无中线附着点失去收缩功能故易患本病

2.感染 过去曾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无菌性炎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约为1/2-1/3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征象表明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细菌产物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特别是病变迁延慢性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3.免疫反应 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可能也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中耳积液中有炎性介质前列腺素等的存在积液中也曾检出过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以及补体系统溶酶体酶的出现等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属一种由抗感染免疫介导的病理过程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对中耳粘膜的损害(III型变态反应)可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原因之一

病理生理

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外界控制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粘膜吸收腔内形成相对负压引起中耳粘膜静脉扩张淤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强鼓室内出现漏出液如负压不能得到解除中耳粘膜可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化生鼓室前部低矮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变为增厚的纤毛上皮鼓室后部的单层扁平上皮变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增多;分泌亢进上皮下病理性腺体组织形成固有层血管周围出现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的圆形细胞浸润疾病恢复期腺体逐渐退化分泌物减少粘膜渐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