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帝时代的诸侯国与夏商两代的方国,和周代的诸侯国之异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2:39:28
一: 我看史记的时候,发现在五帝本纪中多次提到诸侯,我想应该就是邦国,是这样吗?而我又看到舜帝封其弟为诸侯,大禹封丹朱与商均疆土,而商代的方国属于商朝的领土范围,那么,请问五帝时的邦国是否与商代的方国一样,属于五帝时代的疆域范围?此时的邦国对五帝政权有什么义务?(朝觐,出兵等)五帝政权的人和军队是否可自由进入邦国的土地内?此时的帮国是否有政治与军事大权?(我知道五帝的存在有争议,但当时的确有许多邦国,所以在此请当作存在来回答)
二: 夏朝与商朝的方国与周朝的诸侯国的异同之处为何?有什么义务?为何此时的方国被纳入夏商两代的疆域范围?此时的方国对内是否有政治与军事大权?
三: 西周的诸侯国对周室有什么义务?据说诸侯国有自己的军事政治大权,为何还不算是独立的小国?
四: 既然三代的方国与诸侯国可算是中央王朝的领土范围,那为何后来明朝的藩属国不能算是明朝的领土范围?有什么异同?

五帝时确切说不应称国家 只是相对松散的部落联盟其关系类似于小弟与大哥的关系大哥堆举产生 没有严格的君臣关系各为其政 诸侯相对独立 夏时君臣名份有所明确但实际控制仍不强 商时控制加强这从商纣可随意处置诸侯可以看出

一、五帝时代还没有国家,现在对五帝的很多描述,有些是演化过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二、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商代的方国首领是归附于商朝,也就是说,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地方的统治者,只是由于商的强大,所以过来加盟一下。而周代的诸侯,都是周王分封的,他们大多都是周王的亲戚、功臣,当然也包括一些需要笼络的商代原贵族,但总体上来说,他们的权利和土地来自周王。所以从这个区别可以看出,周(至少是初年)对地方的控制力是远远超过了夏商。
商代方国对内肯定是有政治军事权利的,而且很大。商王对他们控制到什么程度,我不太了解,至少要在名义上归顺,承认上商王是最高领导人。

你问这些问题很多都重复啊,我还是一个个给你答上吧

一,汉实行分封制,所分邦国都属于大汉的势力范围之内。邦国君主需要向皇帝纳贡,定期朝觐。如果国家有难邦国要出兵支援,如果邦国被侵略皇帝也有及时派兵援助的义务。皇帝的军队不可以擅自进驻属国,因为各个属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完全是自治的,但大方向上还要听从皇帝调遣

二,夏商制度一样,就象现在的和众国一样,是一个一个的小国家组合在一起的。周汉的领土制,都是分封制,但周的属国多数分给功臣,而汉的属国大多分给宗亲

三,无论是周还是汉的诸侯国对于天子都有向皇帝纳贡,定期朝觐,出兵解危的义务。行政也象我在第一个问题中说过的那样:各个属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完全是自治的,但大方向上还要听从皇帝调遣

四,明朝的藩属国不是皇帝分封给他们的,而是自来就有的,只不过受明朝武力所慑服,屈从为藩属国,比如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