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哲学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5:24:24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现在正在做这样的探索:把一个海尔变成3万个海尔。就如同本来就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刹那间又会有无数个小悟空一样。从1998年9月8日开始,张瑞敏开始在海尔内部推行“内部模拟市场”,让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之间进行商业结算,下道工序变成上道工序的市场。2000年,张瑞敏将“内部模拟市场”的概念探索成为“SBU理论”。他的企业管理理想就是,到2008年的时候,把每一名员工都变成一个合格的“小老板”——就是让这些“老板”们亲身感受市场的压力。 张瑞敏说,这样做是希望每个细胞都动,每个细胞都相当有活力。比如鹿可以被狮子吃掉,但如果这只鹿年轻力壮,它在鹿群中肯定不会被吃掉,被吃掉的永远是年老体弱的。你说狮子硬朗不硬朗?但是如果狮子老了的话,连牛也可以踢它两脚。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每个细胞老化了,所以关键取决于每个细胞。企业不是看外表多么大,多么有力量,关键是看他的细胞有没有活力。 1、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请简要分析。(200字以上) 2、就使用的原理,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案例写一篇论文。(1500以上)
有没有现成的答案阿?各位~~~

1、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上来看 这个是整体与部分的理论 系统 的理论 ,每个部分强大了 那么整体也就强大了 而且部分之加的总和的力量是大于总体的力量的
2、写论文的话 你就举一个跟他相似的例子就可以了 比如说中国人每个家庭都富裕了 每个人都有文化了那么中国不就富裕了不就有文化了 有素质了么

说说我得观点:
海尔的用人模式: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第一: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二:培养员工,激励员工,让他们的能力都发挥出来,企业需要的是
源源不断的人才,新鲜的血液,这样的企业才能有长久的发展,
所以说海尔的一些中层管理人员比较年轻
第三:其实海尔很多的管理制度不是很好,毕竟是人,是人就有缺点,
腐败、金钱等等,这些需要加强
海尔这么大的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错了

听着特别像外国的直销模式啊,注意考察一下安利。以动物为比喻的部分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嘛,另外可以看看“社会达尔文主义”

在海尔做焊工的也要熟悉这种理论吗 那这样做了以后 还有层次感吗 怎样管理啊

人才后备机制也要完善啊

1、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定位,企业家是指挥者,监督者。现代管理理论则说企业家是领导者,管理者。两种定位都说明,企业家之下,还有层级分明、排布有序的一大批人。如何调动职责各不相同的这些人,让其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让由结构而来的整体优势挥洒到极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叫为官之道,而为官之道的金科玉律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张瑞敏针锋相对,明确指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市场经济下的反动”。表面看,张瑞敏故意与中国传统文化背道而驰,实质上,他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对情势本质的判断既准确,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首先说,为官之道提出于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而这一领域的本质特点是人治。其次,这种金科玉律没有把制度化的约束机制纳入视野,感情维系和随意性强是必然的结局。张瑞敏的判断以市场经济为前提。在这里,价值追求可以多样化,但不管什么向度的价值追求,必须依职责而来的职能发挥为基础。岗位的获取、职责的承担、职能的发挥,都以能力和业绩为判断标准。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经营企业必备且重要的思想大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