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理解(150字左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6:45:13

公元前五世纪,晏婴给齐国景公当宰相,很有点政绩,景公听说他的生活很清苦,便派人送去不少款子以示关怀,但是他坚决不要。景公说,很多年前我的爷爷齐桓公对你的老前辈宰相管仲也是这样做了的,人家大圣人,大政治家都没有说不要,你何必这样犟头倔脑呢。晏婴答道:“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我听说过有这么一回事,那是管仲不该如此,他是圣人思考问题,一千次,不一定次次都正确,总有一次失误的时候;我是愚人思考问题,一千次不一定次次都失败,必也有一次正确的时候,我认为管仲所失掉的,正是我所得到的,这笔好处费我是断断不能接受的,再向你叩个头,饶了我吧!)

这个故事既是讽世,又是自谦。见《晏子春秋·杂下·十八·景公以晏子食不足,致千金而固不受》。

这句话最早出自《晏子春秋》,是晏婴(?—前500年)所说。其作用一是讽世,二是自谦,三是可以用来劝导。

公元前五世纪,晏婴给齐国景公当宰相,很有点政绩,景公听说他的生活很清苦,便派人送去不少款子以示关怀,但是他坚决不要。景公说,很多年前我的爷爷齐桓公对你的老前辈宰相管仲也是这样做了的,人家大圣人,大政治家都没有说不要,你何必这样犟头倔脑呢。晏婴答道:“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我听说过有这么一回事,那是管仲不该如此,他是圣人思考问题,一千次,不一定次次都正确,总有一次失误的时候;我是愚人思考问题,一千次不一定次次都失败,必也有一次正确的时候,我认为管仲所失掉的,正是我所得到的,这笔好处费我是断断不能接受的,再向你叩个头,饶了我吧!)

这个故事既是讽世,又是自谦。见《晏子春秋·杂下·十八·景公以晏子食不足,致千金而固不受》。

再一个故事是在《史记·卷九十二》里。西汉三年(前204年),韩信进攻赵国,赵国大将 广武君李左车向上司贡献战胜韩信的策略,上司不听,结果大吃败仗。广武君不幸成了韩信的俘虏。韩信反而向他请教攻打燕国的办法,他说:“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矣。”(我是一个愚者(狂夫)说得对不对,请圣人(智者)自己决定。)接着讲出征燕方案,韩信据以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