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捉鬼阅读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1:45:10
清朝乾隆年间,曹雪芹住在香山脚下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里。

然而近一年来,这里却一派荒芜萧索的景象。因为传说这儿闹鬼。每日清晨,那鬼驾着一朵云飞向山顶;日落黄昏,又带着一道亮火落到屋前。

人们谈鬼色变,鸡犬不宁。这件事情传到曹雪芹的耳朵里。他不露声色,独自一人,于清晨黄昏,悄悄站在附近的一块高地上了望。果然看见了那道似灰似蓝的亮火,他一连看了三四日,额上的皱纹终于 开来,笑道:“我明白了!”

以后几天,人们奇怪地发现曹雪芹整日徘徊于荒野之间,时而拨弄乱石,时而察看古墓,他的手和裤子都被划破了,但仍毫无倦意。终于,他像发现了什么 ,兴冲冲地下山宣布要捉鬼。

人们听说曹雪芹要捉鬼,真是又惊又喜,天还没有黑,就都躲在附近,悄悄地看着。

不一会儿,曹雪芹来了,背着一条大口袋,鼓鼓的,取出来,竟是一口大锅,胆子大的人围上来问:“您一个人去行吗?”

曹雪芹说:“不碍事,今天晚上,你们一见山上有火光,就是我把鬼捉住了,你们就上来看吧。”

好容易盼到天黑,那鬼火果然又出现了,箭一般地射下来。只听曹雪芹一声叫喊,接着“咣当”一声响,山上亮起了火把,雪芹朗声叫道:“我已经将此鬼捉住了!”

人们 过去,仔细一看,那竟是一只毛色发光的狐狸。雪芹笑着对大家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家伙本叫玄狐,由于长年住在古墓里,蹭了一身磷。磷在夜晚会发光,玄狐跑起来就像一道‘亮火’。如今这‘亮火’已被我扣在锅里,这就是你们看见的‘鬼’呀!”说罢,开怀大笑……
曹雪芹是怎么明白了这不是鬼的?

家伙本叫玄狐,由于长年住在古墓里,蹭了一身磷。磷在夜晚会发光,玄狐跑起来就像一道‘亮火’。

不有吗?
家伙本叫玄狐,由于长年住在古墓里,蹭了一身磷。磷在夜晚会发光,玄狐跑起来就像一道‘亮火’。

[编辑本段]【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说家。原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籍辽宁辽阳(一说辽宁铁岭,一说沈阳,一说河北丰润),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包衣”系满语音译,意思是家奴)。

身平介绍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顒、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曹雪芹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享年五十岁。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曹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称赞说:“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但他的诗仅存题敦诚《琵琶行传奇》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可见他画石头时寄托了胸中郁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