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带电物体之间相碰后,电荷中和时总是中和到两物体带一样的电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3:00:39
没什么理由啊,还有不是同种物质间也是这样吗?

我来给你个说法吧!假如2个带电球甲乙,两个球的大小不知道。(1) 假如电荷为同种电荷,给你说关键是个密度(电荷的密度)假如两个球的电荷密度不相同 则电荷从电密度大的物体转移到电密度小的物体,最后两个球的电荷密度相等。(这是大自然普遍的规律,象热传递从高温到低温,海里的水从高压的地方流向低压的地方,人总是从挤的地方走向宽松的地方,哈哈),如果两个球大小相同的话那最后带的电也相等,如果大小不相等的话那最后大球带电肯定要多,因为电荷的密度是相等的。
(2)如果是异种电荷的话,那先正负抵消最后只剩下那种数量多而有剩余的电荷。现在的情况就是和上面讲的同种电荷一样了

不是任何情况下都是这样的。只有两个物体大小相等时才会平分电量。

因为电荷的最小单位是元电荷(原子),而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两部分。原子核(正电荷)有包括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是带负电的。原子核的外面包围这带负电的电子,而经过处理后物体中会有部分电子流失(带正电0或者多余一部分电子(带负电),所以两个带不同的电的物体相接处后,为了是使原子核的数量和电子的数量与原先一样,就发生了中和现象,就是电荷的转移。同性相吸,异性相斥也可以这么解释。
可以参考一下百科里的资料,那里说得专业术语比较多,更详细的说明了原子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