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人文化宫观后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0:56:04
500字,无要求,赏分100
对不起啊,输错了,是苏州工人文化宫的观察笔记,呵呵!

1978年春天,黄东井、黄东升、黄东启三兄弟被邀请在文化宫进行露天演出,当时他们用吉它弹奏了不少红色曲目,比如说《泉水姑娘》、《采红菱》等。当然,他们的压轴曲目是日本电影《追捕》里吉它弹奏的杜丘之歌,一时轰动苏州城,黄氏三兄弟成为当时苏州乃至国内很多年轻人追捧的对象。

在竹辉路福园小区的黄东升家里,一张在上海拍的三兄弟弹吉它的照片被放大了挂在黄的工作室里。

在黄后来出的一本专著《吉它演奏问答》的后记里,黄不无激动地写到,“当时的演出获得全场爆发的热烈掌声时,热泪止不住的涌出来。”

其实,黄氏三兄弟带给文化宫的辉煌,或者也可以说,文化宫带给了黄氏三兄弟的辉煌在后来的十年里比比皆是。

1985年,工人文化宫举行普法知识竞赛。全市各个机关工厂代表队参加,盛况空前。原本计划一天竞赛活动不得不延长时间,一连比了五天才出胜负。

1986年,苏州市庆祝建城2500周年,工人文化宫举办大型灯会配合全市的纪念活动,全国各地的制灯高手云集苏州、各显神通,华灯万盏照亮了半个古城,苏州人扶老携幼争相一睹,那场景已成为2500年苏州古城纪念活动的经典记忆……

见证疯狂的邮市

在经历几十年的辉煌之后,工人文化宫设施逐渐老化,一大批能力比较强的人也另谋高就,工人文化宫惨淡经营。

在经历几十年的辉煌之后,工人文化宫设施逐渐老化,一大批能力比较强的人也另谋高就,工人文化宫惨淡经营。
从90年代开始,苏州的城市建设不断扩大规模。电影院、室内游泳馆、展览中心、苏州乐园,各种公共娱乐场所不断兴建起来。而地处南门黄金地段的工人文化宫,在这个时候却成了南门繁华商业区一个相对冷清的符号。

唐必宏认为,当时文化宫的领导们还是想谋求改变现状的,但是几次活动的结果并不如人意。

1996年,全国邮市红旗飘飘一片红。文化宫把书画展厅改成邮票市场,哪想到仅六个月,因为没人光顾,邮票市场被迫关门。当初投入的大把资金,绝大部分没有收回。

就在吃了邮票亏的同时,1994年租给南京某洗浴公司建成的“爱琴海”,由于经营不善,两年后被迫倒闭。而这一倒闭,就闲置了整整六年。六年后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