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合理安排时间》说课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8:11:23

一、 说教材

《合理安排时间》是新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能力目标是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说教法

针对以上目标,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设计:

第一个环节是课前激趣引入,以猜谜语来唤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所猜的谜语紧紧围绕本节课教学内容,学生猜到谜底后让学生说一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出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水到渠成引出课题。

第二个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小组探究合理方案,在这个环节给学生充分地展示机会,把各组的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从中挑出用时最短的方案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得出“能同时做的事要同时做”然后第三个环节围绕这个重点进行下面的练习,习题的设计也是紧紧结合生活。

第四个环节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可经过合理安排节省时间,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不仅限于课堂,也在生活中。

最后一个环节是提升“合理”,拓展认知,使学生明白不能一味节省时间,还要考虑其它因素。

最后设计一项作业,要求学生从网上收集关于华罗庚和“统筹法”的资料,用发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老师,体现了新时代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