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轻木的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2:47:04
西双版纳的一种树叫轻木

要说3岁小孩能扛起一根直径40厘米粗的大木头,也许不会有人相信。不过记者却在中科院版纳植物园内,亲眼看到一名身体瘦小的傣家少女,双手各用两个手指提着一块20厘米宽、6厘米厚、1.3米长的方木在草地上轻盈地跳着孔雀舞;一名小伙子伸手抱起一根长2米、直径达40厘米的大木头轻轻地举在头顶尽情玩耍。

  植物园的邹寿青教授解释说,这是地球上最轻的木料——轻木,不要看刚才小伙耍来耍去的一大根木料,其实就是3岁小孩也能扛起来。可就是这“轻如鸿毛”的轻木却不简单,差点成了我国著名“运七”飞机的材料。

  丢入池塘水上漂
  一般的木头放在水上是浮着的,但轻木放在水上却是漂着的。轻木原产南美洲和中美洲,其密度只在0.16至0.2之间,比起最重的木材1.2的密度来,就真的是“轻如鸿毛”了。

  怕记者不信,文质彬彬的邹寿青顺手就抱起一大根木料,笑盈盈地扛在肩上,随后又拿上一块方木带着记者来到一个清澈如镜的池塘边,将方木丢下水中。果然一大块木料入水后,竟然像泡沫一样漂在水面上,几乎没有吃水痕迹。

  据邹寿青介绍,1965年,因为我国航空事业的需要,当时有关部门从厄瓜多尔引进了这批轻木。当时由于气候和台风等因素,这种只适宜在700米海拔沟谷雨林种植的热带树种,只有西双版纳试种成功。当时正好从南京林业大学毕业的邹寿青被分配到植物园后,就一直从事轻木的种植和研究工作。

  只可惜后来由于文革等原因,这批轻木没有成为制造飞机的原料飞上蓝天,最终成为上海一家热水瓶厂的瓶塞。

  差点跻身“运七”飞蓝天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轻木再次引起了航空设计师的兴趣。”邹寿青说,当时我国著名运输机“运七”设计组的一名设计师通过中科院,找到了邹寿青教授,希望植物园能够提供大量轻木,用于“运七”的制造。由于在文革时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西双版纳保留下来的轻木,无法满足“运七”生产批量提供的要求,而最终与“飞上蓝天”的机遇擦肩而过。

  不过在省体委的支持下,邹寿青教授的轻木研究成果于2001年再次得到了施展的舞台。

  省体委因为发展航模项目的需要,在西双版纳种植了200亩轻木,因为在航模赛事中要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