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的道理可以用哪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3:35:53
切记,是从得到的道理

生活中的例子,我没有过。不过我在书上看到一个人写的一篇文章。我认为可以采用。最大的麦穗是讲不能错过机遇的问题。这篇文章应该有用。只要楼主把故事中的人改成亲友就行了:
说某人参加一个节目,其中有互动游戏。只要回答出主持人提出的几个小问题,就可以得到一把漂亮的花伞(共10把,也就是10次机会)。
主持人提了一个问题。问题很简单。某人想回答,但始终没有勇气。眼看着一个学生妹蹦蹦跳跳地走上台,回答了主持人简单的问题,轻轻松松的拿走了花伞。
第二次,第三次。。。直到第九次。每次都没有多少人举手,都是学生拿走。
最后一次了,某人很想得到,却不敢。怎么办?她做出了激烈的心理斗争,终于,最后战战兢兢地举起了手。可旁边的观众似乎也都想通了。她费了好大劲才举起的手马上就被其它手给淹没了。最后,她没有得到任何一把伞。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中的人就如最大的麦穗中的弟子,犹豫不决,最终丧失机会。

b学校报名参加踢毽比赛,由于怕这怕那,结果未报名,而比赛的结果,连冠军的成绩还不如我。哎,……(出示查理的名言)
c高尔基说过,生活就好比打仗,他的规律很简单,不要错失良机,在现实生活当中多多少少有一些机遇,此时看的是你是否及时把握住,而不是让某些绝好的机会从你的身边白白地流走,也许他们是在忙碌地等待良机的到来,无限制地等待,浪费了多少次机会,与那些抓住一次又一次机会的人相比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
d大队部改选,认为自己能力不够,打消了竞选的念头,后来就后悔了,我并不比别人差,如果竞选成功的话我的小学生活一定会更加灿烂。(如果我是苏格拉底我一定收你为徒)
e记得上周,老师让我们回去制作一件手工艺品,我花了不少工夫,又是做陶制品,又是做模型,一心想做件最棒的,可做出来又觉得不满意,一气之下,我把他们全扔了。到了学校,看见同学们都带了他们的作品,只有我两手空空,真是后悔!
(出示,巴尔扎克名言。有时教训对我们也是一笔财富。)

f我的表哥大学毕业出来找工作,可到现在还待在家里,他不是嫌这个工作工资少,就是嫌那个工作太辛苦,总想找个最好的,很不现实。(你把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带回去,给你表哥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