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的第三条岸》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7:00:48
《河的第三条岸》里的父亲兴高采烈向岸边靠近,可是儿子却实在无法忍受仿佛来自天外的父亲形象,在恐惧中落荒而逃。父亲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问题一:这段话里的父亲还活着还是“我”自己的想象?
问题二:父亲真的如“我”所愿来了,“我”为什么害怕的跑了?
问题三:“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在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姐姐、哥哥和我。”作者为什么要加这段话,我觉得很无谓。

1,是“我”的想象。父亲的形象此时具有了象征意义。
2,因为“父亲”附带着的精神、理想以及虚无的象征,具有“我”所不能承受的分量。一如世人对于那濒于癫狂的天才所表示的不解和恐惧。

“是母亲,而不是父亲”,这个强调本身明确划分了分别寓意在母亲和父亲身上的“现实和理想、世俗和孤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