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中,项羽第一战为何放回秦俘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21:15:44
第一战他们偷袭了苏角,苏角当时的地理位置是很重要的吗?为什么先派英布攻下此地?

然后攻到苏角了,为什么又要把俘虏放回去?书上说是掩护楚军进攻巨鹿,但是楚军这么多人,俘虏就这么一点,怎么掩护的??

《史记•项羽本纪》中关于这段只这样描述的:“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其中,当阳侯指的就是英布,而英布其人,有勇有谋,而且不浅,史记载:“闻项梁定江东会稽,涉江而西。陈婴以项氏世为楚将,乃以兵属项梁,渡淮南,英布、蒲将军亦以兵属项梁。项梁涉淮而西,击景驹、秦嘉等,布常冠军。”可见英布早附项氏,且为项梁所倚重。且作战勇猛,擅于战阵。其实,在项羽擅杀宋义时,当时军中英布、蒲将军等的资历、功绩都高于项羽,但可能为形式所迫,皆听命于项羽。至于派英布等做先锋,可能是因为英布等人算是项军中弱于项家嫡系的队伍,而且这应该也与英布的作战风格有关,“布常为军锋。项王封诸将,立布为九江王,都六”,英布是常为先锋的。
至于偷袭苏角,应该是项军悉数渡河之后的战斗,而在项军渡河前,英布等作为先锋,早已渡河,且作战有利。而当时的战场形势是这样的:王离、涉间围巨鹿,救赵诸军在巨鹿北,章邯军驻扎在巨鹿南,章邯军通过甬道供应王离军的粮食。而《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中关于此段之这样描述的:“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这里就比较明确地指出英布等先锋数次断绝章邯的甬道,使王离军处于缺粮状态,为楚军渡河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至于苏角其人,我在史记中还没找到他的具体介绍,也不知道苏角在此战中的具体作用。我用百度搜索“巨鹿之战苏角”在兖州刀马的新浪博客中找到一些关于苏角的描述:秦将苏角亲临战场,指挥对英布临时堡垒的疯狂攻击。苏角深知这一战的重要性,指挥楚军全力奋战,等待项羽主力的到来。
这种情形之下,英布自然全力奋战。战争一旦进行白炽状态,那么他就超出了一个统帅实质把握范围。英布已经无法具体把握项羽主力军的动向,他只能低头死命的抵抗秦军的疯狂攻击。
抵抗成了一种本能。就是这时,战场上突然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