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五十步笑百步》中,孟子为什么要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17:33:23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这个故事是孟子打的一个比方,最后孟子说的这句是对梁惠王的提问做了个回答 看似五十步的要勇敢点,实际上都是半斤八两

因为“五十步笑百步”和“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是一个性质的
孟子由“王如知此……”两句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所谓“尽心”措施,同别的国家一样不爱人民,只是程度不同,并无本质区别。这就暗示梁惠王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PS:你是高一的不?我也是高一的

孟子是把梁惠王比作跑五十步的那个人,把邻国君主比喻成跑一百步的那个人。梁惠王虽然看似很专注政事,关切百姓,但他一有灾就迁百姓的做法不仅给百姓带去很多不便,而且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连标都不能治)。他看似比邻国君主好一点,其实他们都是一样的,无法为人民谋利,这就好像五十步者与百步者一样,看似五十步的要勇敢点,实际上都是半斤八两。

这个故事是孟子打的一个比方,最后孟子说的这句是对梁惠王的提问做了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