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 《竹石》到底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还是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7:08:17
我的认为是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原因有二:
1.中国古代早在 北魏时期郦道元就著有《水经注》说明就有已经地理学说。
2.中国夏天主要受东南季风,冬天受西北季风。

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http://baike.baidu.com/view/962719.htm
语文课本里也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幅画是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一幅写意的山水画,名称是<竹石>。
郑板桥尤爱画竹,他画的竹兀傲清劲,别具一格,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自宋代以来,竹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它,虚心而刚直,挺拔而常青,历来被人们看作是高洁、正直、坚韧、顽强的象征。郑板桥喜爱画竹,是因为竹最能体现自己的性格特征。郑板桥号称“三绝”:即诗、书、画。他在这三方面都是造诣极深,结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形成所谓“三真”:真气、真意、真趣的特色。他擅画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作兰叶,多不乱、少不疏,秀劲绝伦。所画之竹苍劲萧爽,疏落有致。
这幅<竹石>是郑板桥晚年的一幅题诗画是他这种傲岸和刚直人格的写照。题诗短短的四句,却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形象鲜明的画卷:乱崖之下,几枝青竹傲立风中,顽强地生长着、扩争着,其坚韧挺拔之态跃然纸上。
这首诗纯为写景,但又绝不是自然景物的写生和翻版。这个画面有鲜明的象征意义,乱崖恶风,压制摧残着竹枝的生长,联想到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这不正是当时社会环境的象征和写照吗?竹枝“咬”住青山,扎根乱崖,挺立风中,虽经千磨万击,不管是在炎夏还是在残冬,仍然节节向上,傲然屹立,这不正是作者那种不屈不挠的高尚人格的映射吗?乱崖恶风是凶残的,但在恶势力的催残中,竹枝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更加坚劲挺拔。从这强烈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对恶势力的强烈憎恶,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竹所象征的那种刚强人格的崇高赞美。
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和纯熟的艺术语言,使所描写的竹,具有人格化的特征,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作者描绘了一幅坚韧、刚直、不屈的竹枝形象,通过这鲜明的画面,也同样深刻表达了作者刚烈、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的品格。

语文课本里也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正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