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大陆用的文字是简体字.而祖国以外的中国人却是使用的是繁体字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0:13:37
台 港 澳 使用的就是繁体字。还有外国人翻译中国文字时也出现繁体字!

从字体上看,繁简明确区分始于一九五六年,之前主要是繁体,而法帖又多是在这以前产生的,法帖中所辑的字自然也就以繁体为主了。人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不知不觉中也就承传了繁体字,以致在自己书写的时候也有意无意地写出繁体字来。本来,作为书法艺术,繁体字也好,缺笔少画的生造字也好,都无可非议,因为此时往往更侧重汉字形式上的美,而很少顾及到她作为一种信息载体的意义表达。但在书法艺术的影响下,有的人一味地将某些字写成繁体,是由于他们只知道摹仿照搬,没有分清繁简字的现时功用与不同使用场合造成的。
  繁体字的复兴还跟港澳台胞及外籍华人使用繁体字有关。出于历史的和政治的原因,港澳台湾同胞及外籍华人长期被隔绝在我国大陆之外。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民族感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愿望只能是越来越强,而民族感和区别于其他民族愿望的形成又必须依赖于共同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的重要是由于它和民族的每一成员全面相关,最深刻地反映着该民族的特征,它是维系民族内部关系和人们区别不同民族时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对港澳台胞及外籍华人来说,繁体字就是如此,他们一生下来就孕育其中并时刻在使用着这种媒介,从而产生了感情,使他们觉得自己跟繁体字分不开,繁体字成了标识他们华人身份的一种标志,并且认为繁体字使用起来最得心应手,最能表达感情,因此更乐意使用繁体字,而往往不想用他们业己掌握的其他文字,就是大陆推行的简化字,对他们也没造成什么影响。

因为解放后,新中国政府进行了一次简化字运动,所以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使用的汉字就变成这样了,当然港澳台及海外那时无法控制,就还是繁体字,后来好像文革时有些疯子又简化了一次,更彻底,比如“部”字简化的只剩下右边的偏旁,“算”字变成两个“示”字,左右结构。“壁”字:上边“比”下边“土”,等等,不过后来被废除了,40岁以上的人应该学过的,文革后背废除了,因此应只算还是一次简化运动,关于这次运动,褒贬不一,但个人认为,是政治家对文明的一次粗暴干涉,试想西方那一个政治家不管多疯狂,也不敢把26个英文字母变样或减掉一个,但我们对汉字这样做了。

简化字来源于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国家行为,所以并没有影响到港澳台的文字体系。
个人认为从当时来说,简化汉字是有些道理的,但是总的来讲,属于文化的背叛。

祖国以外的中国人什么时候用过繁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