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西安的古代建筑,哪个比较受人喜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3:21:28
个人比较喜欢西安的古建筑,都具有高贵典雅的汉唐风格,而北京多是大红墙和金砖碧瓦的满清风格,令人觉得有些俗气,不知其他人的看法如何?

北京只不过是中国历史的树枝 而西安确实中国历史的树根!

历史
敌楼
护城河
南门正楼
瓮城
唐朝末年迁都至洛阳后,原来的都城唐长安城也被拆毁了大半。明朝初年,朱元璋认为“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因此将次子朱樉封为秦王,就藩西安府。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始兴建西安城墙和秦王府。城墙修建时,西、南两面在原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增修加长而成,东墙和北墙进行了新建。整个建设历时八年,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基本完工。此后隆庆二年(1568年),在墙顶和外壁面砌造了青砖。明末崇祯九年(1636年),陕西巡抚孙传庭为防备李自成进攻,修建了四门的“瓮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克西安,次年(1644年)在此称帝,国号大顺。清代基本沿袭明制,对西安城墙进行过十二次补修。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工程,将包墙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道等,大大增强了西安城的防御能力。

城墙
西安城墙为东西向长方形,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米,南墙长3441米,北墙长3241米,周长13.75公里。城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为唐长安城的七分之一。

城垣高12米,底宽15-18米,顶宽12-14米。墙体最底层用石灰、土和糯米混合(三合土)夯打而成,其上用黄土分层夯筑,每层厚8-12厘米,外壁包砌多层城砖。墙顶使用三层青砖铺设海墁,每隔40-60米,就有一组砖砌的排水口。城墙外沿雉堞有垛口5894个,供射击和了望,内沿女墙无垛口,防止跌落。墙的外壁筑98座敌台,延伸出墙12米,宽20米,高与城齐,各自相距120米,恰在弓箭和火铳的射程范围内。敌台上筑敌楼,可驻士兵和储存物资。城四隅各有一座角楼,除西南隅沿袭了元代建筑为圆形外,其余三座均为方形。城墙的内侧有十条登城马道,其中四座城门处各有一条。城墙的外侧有护城河,宽20米,深10米,终年积水,和城墙共同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西安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名长乐门、安定门、永宁门和安远门,门外均筑瓮城。每座门分为三重三楼,由外向内,分别是闸楼、箭楼和正楼。除南门箭楼外,其余各楼下都设拱形门洞,门洞高、宽各6米,深19.5米。正楼为重楼,面阔七间,进深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