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划分朝代的依据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1:41:35
如题。
我不要详细的朝代年表,希望知道历史学家用来划分的依据。
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后出现无数个皇帝。
特别是分裂时期各地割据,应该不是谁称王就算谁是皇帝。
方腊,李自成,洪秀全什么的历史上应该不承认的。
那么为什么承认三国,承认辽金和蒙古,又为什么不承认南明哪?
划分朝代应该有个标准。
如果按当时占领地区面积大小之类。
请回答。
回答一楼。
不是我要的。中国历史明细网上可以查到。我想知道划分的依据。
有些问题,比如皇帝从来就是国无二君,天无二日。不允许同一时期存在两个皇帝。
问题历史上承认三国并立。应该是曹魏继承东汉啊。
还有南宋的版图不如金,南明当时的版图大于清
为什么承认南宋而不承认南明。
还有辽国金国明明是与宋并立的领国,为什么算是中国历史一部分。
那么与此相同的匈奴,瓦刺,吐鲁番,之类就不算。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有很明确很清晰的传承、但各个朝代的起始还是有较大的争议。一般以官方的正史为准。
政权不一定等于朝代。传统的观点:一个政权有长时间稳定的统治基础、有明确的管辖地域范围、有统治管理机关、有监狱军队的国家的基本要素,并且我们正史上将统治过中原(广义上的汉族传统地区)的王朝才叫朝代。并不是以民族来划分。比如南北朝时,南朝是汉族王朝,北朝是少数民族王朝,同样将这么王朝称为正式国家。
方腊,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等属于农民起义政权,他们在最终没有取得胜利,最终只能归为地方割据势力。
再如匈奴、楼兰、乌孙、渤海、高句丽、南诏、大理等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他们是在一个小地域内的少数民族统治,很多时候是依附与中原中央王朝。虽然他们是独立的政权,但不能称为朝代。
南宋朝立国时间长,有稳定的统治范围,有明确的传承,所以它是一个朝代;南明是在清立国后的残余势力,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统治,各个亲王势力并不互相统属,皇帝没有一个是父子相传的,没有稳定的国都,一直处于流亡状态,从南京到福建到广东到贵州到云南到缅甸。所以只能算作流亡政权。
中国历史上在分裂的时候有数个国家并立,所以会出现多个皇帝,比如三国时期、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辽宋夏金时期,都会有多个皇帝并立(有的正式称帝、有的并不称帝)。
一个王朝的传承按法定血统继承,法定是指按照法定意义上来说,例如人们认为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但嬴政即位后不改国号、没有称吕为父,没有更改祖庙,所以他就是秦的正统。在如后周,太祖郭威,他的儿子被杀完,继承者是他妻子的侄子,但并没有改国号、没有改变继承传统,所以不是改朝换代。契丹在立国后,几次的在“辽”与“契丹”之间更改国号,这仅是改换名字,也不是改朝换代。
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北宋、南宋;虽然是同血液关系,但他们的统治地域、国都、统治政策都有明显的不同,所以历史上将他们分为不同的朝代。

宋时,宋朝被尊为正统,虽然金的版图大,但并没灭掉宋。
而南明,马上被满清消灭,清的贡献比南明大。南明就不算。
匈奴,瓦刺,吐鲁番等,不是由汉人支配。汉人认为,如果一个中国,有两个国家,一个汉,一个少数民族,即使汉再小,也是正统。

由一个朝代与另外一个朝代的交接处可以看出,从秦朝到